wwwkkk83 发表于 2015-5-20 08:25:44

三级医院临床微生物组(科)病原学诊断平台建设专家共识

演讲者: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微生物组长杨启文研究员

杨老师的演讲正式开始前,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会长张曼特地上场介绍了该专家共识,张会长指出《中国三级医院临床检验微生物生物组(科)病原学诊断平台建设专家共识》是检验医师分会起草的第一份专家共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共识成稿过程中,许多微生物学组的大专家们积极参与,多次开会探讨。

杨老师首先介绍了国际上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置情况,美国、欧洲、中国香港与中国台湾地区等临床微生物检验学科为包含有细菌、真菌、结核、病毒、寄生虫等各种检测技术的综合微生物学组/科,并有强大的LIS信息管理系统。而且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医院中,均有“laboratory physician”岗位。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台大医院、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及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等单位的人员配备标准,约每1000张床位配备25-30名微生物检验人员,达到约40:1的比例。

我国曾在网上开展过关于三级医院临床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数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三级医院微生物室人员设置不超过10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现状,即硬件设施和人员的技术水平、诊断水平等参差不齐;国内医院设置检验岗位较少,并且分工协作不明确;临床微生物工作者与临床医师不能够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影响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临床医院也不能够正确地理解病原学报告,导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并引起国内病原菌耐药率的不断增加。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数十位微生物学专家们在2014年3月份将《中国三级医院临床微生物组(科)病原学诊断平台建设专家共识》初稿完成,后又经过多次讨论修改,终于有了现在的这一版共识内容。共识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一、检测平台建设;

二、人力资源结构与准入;

三、技术分组与职能;

四、诊断分组与职能;

五、报告模式。

检测平台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要求:1.生物安全:符合II级或II级+生物安全防护标准,“上送下排”气流实验室;2.面积要求:每1000张床位至少300m2,宜500m2。每增加1000床位增加100-200m2;3.物理分区:除常规病原菌检测室外,还应独立设置分枝杆菌室、真菌室、感染分子诊断实验室、高压灭菌室、院感监测室、病原学诊断室及会诊室等;4.仪器设备:实验室病原菌检测平台所需要的仪器设备;5.信息系统:配置较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支持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统计分析与报表生成,并与HIS系统对接,授权特定人员能够适时读取患者临床诊疗信息;6.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

二、辅助性要求:

1.菌种保藏库或超低温冰柜:保存临床菌株用于溯源及科学研究,有菌种保存程序以及参考性的菌种保存管理系统,保留菌种需符合国家规定;2.培养基制备室:实验室所需培养基、试剂的制备,可根据实验室自身需求将商品化培养基或试剂与自制产品相结合,完成各种培养基的质控;3.试剂储藏冷库,UPS集中供电系统,集中供应纯水系统。

人力资源结构与准入。

1.员工数量:床位数与人员比为40:1,适用于1000-3000张床位数。2.人员结构比例:①技术系列:占70-80%,资格准入:获医学检验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发布病原学检测报告的资格:中级技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②医师/教授/研究系列:占20-30%。资格准入:获得医师资格证书、教授聘书或研究资格证书的人员。发布病原学诊断报告的资格:主治医师、副教授或副研究员以上职称的人员。

技术分组与职能。

技术职能分为技术组和诊断组,顾名思义,技术组主要负责技术检测、涂片、鉴定、药敏结果等。诊断组主要是医师系列,要求较高。除了要看懂检验结果报告以为,还需要帮助临床大夫判断检测结果是否在本次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技术组和诊断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诊断分组与职能。

诊断分组可分为血液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组、呼吸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组、消化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组、骨关节感染病原学诊断组、五官头面部感染病原学诊断组、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原学诊断组、综合感染病原学诊断组。

诊断组职能:

一、病原学诊断:

1、掌握个系统、器官或组织常见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及感染特点;2.结合标本类型及涂片结果,分析分离菌株是否有意义及是否需要做药敏检测;3.基于病原学检测结果,通过去床旁观察患者或阅读病历,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病理等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做出病原学诊断;4.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结合药物药效及药代动力学特点,给出临床医师用药建议。

二、生成病原学诊断报告。

三、参与查房:1.检验医师或教授应主动参与查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通过积极参与临床诊疗,主动学习相关疾病知识,培养临床疾病诊疗思维;为临床医师提供开具检验项目的合理建议、检测结果的合理解释和客观评价,并从检验医学的角度提出诊疗建议。

四、临床会诊:需要检验医师或教授参加临床感染性病例会诊与病例点评,依据临床病原学检测报告,综合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等各因素,对感染性疾病的常见及新发病原诊断和治疗提供建议。

五、教育培训:

1.制定各种类型标本采集指南,向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宣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以保证分析前质量;2.向临床医师培训如何正确解读病原学检测报告;3.主动与临床医师沟通,将新技术或新方法及时准确地向临床医师介绍,协助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检测项目。

六、院感监测:

1.国家抗菌药物管理要求病原学诊断组对可疑院感暴发流行菌株进行病原学分析、具有快速基因分型和传播途径追踪能力;2.负责或参与临床医护人员的院感相关知识培训工作;3.参与新发病原体的诊断和生物恐怖的控制工作。

报告模式。

一、分级报告制度:

1.病原学检测报告:由技术组发布病原学检测报告;2.病原学诊断报告:由诊断组发布病原学诊断报告。

二、报告内容及报告模式:

1.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可别、初步诊断、标本类型、标本来源、样本号、病案号、申请医师、病原学检测者、病原学诊断者。

2.病原学报告结果:①病原学检测报告:由技术组生成的标本质量描述、病原体形态图文、培养鉴定、药敏结果等;②病原学诊断报告:由检验医师或教授根据技术组生成的病原学检测报告、患者临床信息、影像学及病理等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后生成病原学诊断报告,将抗菌药物分级报告,并能根据报告对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或感染控制提出相应的建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级医院临床微生物组(科)病原学诊断平台建设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