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一次国外报账
我没有在国外留学和做过长期研究,对国外高校、研究机构的科研经费管理不很了解,但有过一次报账经历,让我感觉很轻松。2009年我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化学系做过半年访问学者,期间回国一次,回国前,课题组有个中国留学生希望我帮他从深圳一家公司买一套纽扣电池制作工具,在美国买要几千美元,而深圳这家只要不到两千人民币。我回国后很快买到这个工具,带回美国后,交给教授一个购买收据。在国内,收据会被视作白条,不可能用来报账,而在美国是可以的。这个白条被交给课题组另一个兼职帮助教授处理这些日常事物的研究生,她也只是在网上做了提交,然后我就收到了学校财务寄来的支票。很简单。 国内这几年科研经费使用既存在缺乏监管,也存在监管过度的问题。对大项目经费监管不到位,对小项目经费监管过度。就像自来水系统的主管道漏水,却把房间里面的水龙头都锁死,解决不了问题。正确的思路应该是,首先保证主管道不要泄漏,然后对个别漏水的水龙头进行修理。政府管理不是也讲究抓大放小吗?经费管理也该如此。大项目要有问责制,小项目要有抽查制度。 高校制定过于繁琐的经费管理制度,可能是管理部门存在报复心理,也是惰政表现。以前长期管理松散,以至于高校的任何部门或个人都可以从跑冒滴漏的经费管理中非法受益,现在非法受益被禁止,于是整出来难以执行的繁琐制度,目的是胁迫政府再一次放松经费监管。至于惰政,本来高校管理就盛行“防知识分子造反”的不信任理念,高校经费运作效率本来就不是管理者关心的对象,从正确的管理理念讲,高校的制度大部分都和惰政有关,管理的出发点首先是把自己从未来可能的责任中摘出来,顺便看情况做点实事。这种情况非常恶劣,对高等教育的危害很大。文章转载自科学网徐耀博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