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1976 发表于 2015-7-24 10:23:25

[转移贴]狂犬病 Rabies

原贴由我容易吗我发表于 2008-8-26 15:01
http://biosky.haotui.com/thread-6215-1-9.html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病原学]
  狂犬病病毒属核糖核酸型弹状病毒。狂犬病毒具有两种主要抗原。一种为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另一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从患者和病兽体内所分离的病毒,称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 virus),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因定毒(fixed virus),毒力降低,可制做疫苗。
  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升汞和季胺类化合物(新洁尔灭)等灭活。其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对酚有高度抵抗力。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
  
  
  [流行病学]
  狂犬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均有发生。我国解放后由于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因养狗逐渐增多,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①传染源 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发达国家由于狗狂犬病被控制,野生动物如狐猩、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重要传染源。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无症状带毒)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
  ②传播途径 患病动物唾液50%~90%含狂犬病毒,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粘膜被狗触舔等,均可引起发病。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普通创面而传染。此外,亦有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报道。
  ③易感人群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被病兽咬伤后如未进行预防免疫,发病率达15%~60%。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节。
  ④流行特征:本病为恒温动物的传染病,公布广泛,国内以家犬密度大的地方多见。本病全年都有发生,但冬季发病率略伺。患者以接触家犬或野兽机会多的农村青壮年和儿童居多。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①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伤口附近横纹细胞内缓慢繁殖,约4~6日内侵入周围神经,此时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②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传入神经迅速上行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但亦可在扩散过程中终止于某部位,形成特殊的临床表现。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髓质等。由于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可以发生呼吸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发生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或猝死。
  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脑膜多正常。脑实质和脊髓充血、水肿及微小出血。脊髓病变以下段较明显,是因病毒沿受伤部位转入神经,经背根节、脊髓入脑,故咬伤部位相应的背根节、脊髓段病变常很严重。延髓、海马、脑桥、小脑等处受损也较显著。
  多数病例在肿胀或变性的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到1至数个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3~10μm 的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Negri body)。常见于海马及小脑浦顷野组织的神经细胞中,偶亦见于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层、脊髓神经细胞、后角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内基小体为病毒集落,是本病特异且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但约20%的患者为阴性。
  此外,唾液腺腺泡细胞、胃粘膜壁细胞、胰腺腺泡和上皮、肾上管上皮、肾上腺髓质细胞等可呈急性变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10日,长的达10余年,多数1~3个月。儿童、头面部咬伤、伤口深扩创不彻底者潜伏期短。此外,与入侵病毒的数量、毒力及宿主的免疫力也有关。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
  ①前驱期 大多数患者有低热、倦怠、乏力、头痛、烦躁、恐惧、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约50~80%病人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蚊走感。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周围神经元引起。本期持续1~4日。
  ②兴奋期或痉挛期 兴奋性增高,患者多神志清楚而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燥,对水、风、声、触动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但不一定每例均有,亦不一定早期出现。典型表现在饮水、见水、闻流水声或谈及饮水时,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故患者渴极畏饮,饮而不能下咽,常伴有声嘶和脱水。
  怕风亦本病常见的症状,微风、吹风、穿堂风等可引起咽肌痉挛。其他如音响、光亮、触动等,也可引起同样发作。
  常伴发呼吸辅助肌痉挛而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全身疼痛性抽搐,由于植物神经功能亢进,患者出现大汗、唾液分泌增加、体温可达40℃以上,心率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但病人神志大多清醒。随着兴奋状态加重,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碍、幻觉、谵妄等。病程进展很快,多在发作中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1~3日。
  ③麻痹期 痉挛减少或停止,患者逐渐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眼肌、颜面肌及咀嚼肌亦可受累。感觉减退,反射消失,呼吸变慢及不整,心搏微弱,神志不清,可迅速因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约为6--18小时。
  病程一般在6日以内,超过10日者极少见。
  
  [诊断]
  (一)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过去被病兽或可疑病兽咬伤、抓伤史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但在疾病早期,儿童及咬伤不明确者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测或尸检发现脑组织内基小体。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12~3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
  2.免疫学试验
  (1)荧光抗体检查法:取病人唾液、咽部或气管分泌物、尿沉渣、角膜印片及有神经元纤维的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狂犬病毒抗原。
  (2)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狂犬病毒抗原:可供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之用。如病人能存活1周以上则中和试验可见效价上升,曾经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中和抗体须超过1:5000方可诊断为本病。
  (3)病毒分离:病人唾液、脑脊液或死后脑组织混悬液可接种动物,分离病毒,经中和试验鉴定可以确诊,但阳性率较低。
  (4)内基小体检查:从死者脑组织印压涂片或作病理切片,用染色镜检及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内基小体,阳性率约70~80%。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病毒性脑炎、破伤风、格---巴综合征、脊髓灰质炎、假性恐水症、接种后脑脊髓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一)一般处理 单间隔离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医护人员最好是经过免疫接种者,并应戴口罩和手套、以防感染。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须严格消毒。
  (二)加强监护 患者常于出现症状后3~10日内死亡。致死原因主要为肺气体交换障碍、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循环衰竭。因此,必须对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加强监护。
  (三)对症处理 补充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烦燥、痉挛的病人予镇静剂,有脑水肿时给脱水剂。必要时作气管切开,间歇正压输氧。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时,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
  (四)高价免疫血清与狂犬病疫苗联合应用 高价免疫血清10~20ml肌注,也可半量肌注,另半量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同时行疫苗接种。
  (五)干扰素 可试用。
  
  由于狂犬病感染途径和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因此被病兽咬后的伤口处理和免疫预防实际是早期的非常重要的治疗。
  ①伤口处理咬伤后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9%新洁尔灭(不可合用)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然后后75%酒精或2.5~5%碘酒涂擦2~3次,深部伤口可用浓硝酸烧灼,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
  ②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的应用
  我国目前使用的是组织培养疫苗,要求每次注射抗原量不少于2.5国际单位,使用方法是:一般咬伤患者于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一安瓶疫苗。严重咬伤(头、面、颈、手指和多部位咬伤)或深度咬伤(大量出血、功能障碍或肌皮咬伤)除按上过程序注射疫苗外,还应使用疫苗的当天或前一天(咬后8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剂量按每公斤体重40国际单位(严重酌情增加至100国际单位)计算,50%在受伤部位浸润注射,其余进行肌肉注射, 1~2日内分数次注完。血清使用前须作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脱敏疗法。为避免血清对疫苗作用的干扰,应在第5针疫苗接种先后,再加强2针疫苗。
  ③发病后做好对症治疗,以求减少刺激减少痛苦,病人绝对卧床,避免不良刺激,输氧,补充血容量,鼻饲喂食喂药,镇静、解痉,有脑水肿时给予脱水剂,维护心血管和呼吸功能。
  
  [预后]
  
  
  [预防]
  (一)加强动物管理,控制传染源:
  1.大力宣传养狗及其他野生动物的危害。
  2.野犬应尽量捕杀。
  3.家犬应严格禁锢。并进行登记和疫苗接种。
  4.狂犬或患狂犬病的野兽应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严禁剥皮吃肉。
  (二)伤口处理主要为清创,立即用20%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彻底清洗伤口和搔伤处,至少20分钟,再用75%乙醇或2%碘酒涂擦,也可用1%新洁尔灭液冲洗,以清除和杀死病毒。如有高效价免疫血清,皮试后可在创伤处作浸润注射。伤口不缝合。亦可酌情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三)预防接种对兽医、动物管理人员、猎手、野外工作者及可能接触狂犬病毒的医务人员应作预防接种。原则上于1、7、28日各肌注狂犬疫苗1.0ml,而后每1~3年加强免疫1次。对被狼、狐、狗、猫等动物咬伤者,应作预防接种。其方法依伤情、疫苗种类、参照使用说明接种,与此同时加用免疫血清,效果更佳。

cao1976 发表于 2015-7-24 10:24:01

参考资料:
  何谓狂犬病?
  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野生动物和家畜,人类亦可感染。由棒状病毒家族的一种病毒引致,除非迅速得到处理,否则可致大脑受损,甚至死亡。大多数病死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因不能提供及时的处理和注射疫苗。夏威夷是美国唯一的无狂犬病的洲,主要是由于对入境的宠物施行120天的检疫,并限制进口外来动物种类。
  如何感染?
  一般是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至。当皮肤损伤处接触到狂犬病动物的唾液时也可染上此病。所有温血的哺乳类动物,包括人,都可能感染狂犬病。在美国大陆,与狂犬病有关的常见野生动物有臭鼬、狐狸、浣熊和蝙蝠。
  有那些症状?
  早期症状为不适,交替出现烦躁、忧虑,头痛、发热,有时伤口周围搔痒、疼痛。还可导致麻木或瘫痪、咽肌痉挛、惊厥、精神错乱、昏迷和死亡。
  症状何时出现?
  通常接触狂犬病动物后的2至8周,潜伏期偶尔可短于5天或长于1年。
  如何治疗?
  一旦怀疑可能感染狂犬病,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被动物咬伤后,迅速用大量的肥皂和水仔细清洗整个伤口及周围。及时就医或向健康部门咨询。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ZG)可用于中和伤口处的病毒,然后,应在28天内注射多次狂犬病疫苗(通常是5针)。
  如未治疗其后果如何?
  如未治疗,狂犬病几乎全部致死。然而接触狂犬病动物并不一定受感染,有怀疑时,防止得病最佳办法是接受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
  被动物咬伤后,立即用大量的肥皂和水冲洗伤口。如怀疑感染,尤其在狂犬病流行区,应立即就医,或向健康中心或当地健康当局咨询。
  避开所有的野生动物,特别行为异常的动物。在狂犬病流行区,应给宠物免疫,以免受染。
  不论被狂犬还是健康犬咬伤,都要采取积极措施。1)伤口处理:在咬伤24小时(最迟72小时)之内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而灭反复彻底冲洗(不要两者同时用),疼痛明显者进行局部麻醉,并将污血挤出,冲洗后用70%酒精或2.5%磺酒反复擦试消毒,伤口不缝合也不包扎。2)注射疫苗:目前使用的疫苗为组织培养疫苗,采用WHO推荐的5针或6针注射法,即第0、3、7、14、28天各注射一针疫苗,第90天再加强注射一次。3)注射免疫血清:有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
  
  
  防疫措施
  ①捕杀野犬,管好家犬。家犬应定期注射兽用狂犬疫苗并登记挂牌,城市禁止养狗。
  ②与狂犬病毒、病兽接触机会多的人应预防注射狂犬疫苗。
  ③病人病程中需隔离,护理人员应戴口罩、手套,病人分泌物及时消毒。
  
  狂犬病又叫恐水症,是人被带狂犬病毒的病兽(犬、猫、狼)咬伤后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狂犬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强大亲合力,咬伤后病毒从横纹肌进入神经末梢,进而进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呼吸困难、发作性咽肌痉挛、多汗流涎等症状,最终出现肢体瘫痪,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一旦发病死亡率几达100%。 因此预防显得十分重要。
  【处方】
  1.捕杀野犬,城市内应禁止养犬,对饲养犬应按政府规定进行登记,做好预防接种。
  2.发现病犬、病猫应立即捕杀。咬过人的家犬、家猫要隔离观察10天,以明确是否患病。
  3.预防接种:被狼、狐、野犬、野猫等咬伤;咬伤部位在头部、颈部或伤口深大者;或医务人员皮肤破损处被病人唾液沾污者,应于当天、第七天、第14天各肌肉注射狂犬病疫苗2m1,重度咬伤者于第30天再肌肉注射2m1。亦可使用抗狂犬病马血清,在皮试阴性后注射,成人剂量20ml,一半剂量作局部伤口注射,另一半作肌肉注射。
  4.可同时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病人应送医院救治。
  被疯狗咬了怎么办?
  疯狗是指患了狂犬病的狗。它奔跑狂叫,见人便咬。其唾液里含有狂犬病毒,这种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使人也患上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一般在被咬的人伤口内停留2周,或更长一些时间,然后经传入神经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便在中枢神经的灰质细胞内复制繁殖,再沿传出神经进入人的唾液腺,使病人的唾液也具有传染性。
  人被狂犬咬伤至发病的潜伏期为10天到1年,一般1~2个月。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病毒的量和毒力。儿童被疯狗咬后,尤其头面部的伤口,或伤口深的,受寒劳累的都发病较早。发病的初期2~4天,表现为头痛、低热、周身不适,很象感冒。伤口部位发麻、发痒。然后进入兴奋期,病人兴奋、恐怖、多汗、流涎、排尿困难。对各种刺激过敏、怕风、恐水,甚至听到水声,即会引起咽喉痉挛,严重的有全身抽搐、呼吸困难,少数病人有冲撞嚎叫的现象。如此1~3天以后,便进入瘫痪期,病人的四肢瘫痪、呼吸微弱,血压下降,经6~18小时后,即可有生命危险。
  根据被疯狗咬伤的病史和典型的症状,即可诊断为狂犬病。
  治疗的方法,是使病人保持安静,输盐水或葡萄糖,根据病情使用强心剂或呼吸兴奋剂。但这些并非特效疗法,效果较差,所以对狂犬病应该防重于治。
  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是杀灭野犬,管理家犬,并作预防注射,使家犬不致染上狂犬病。当然,最好不要养狗。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万一被犬咬伤,应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彻底地冲洗伤口。在伤口上拔火罐,用70%的酒精或烧酒涂擦伤口后,再涂上碘酊。对于较深的伤口,最好用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在伤口底部和四周,伤口应该敞开,不能缝合或包扎。彻底清理伤口,可以使发病的机会大大减少。
  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防止发病的根本措施,应于被咬当天、第四、八、十五、三十天,各注射2毫升。对深的伤口,在被咬当天加注抗狂犬病血清则更好,这种疫苗安全可靠,无论老幼皆可应用。
  狂犬病不仅见于狗、猫、狐、狼,甚至连吸血蝙蝠都可传染此病。被这些动物咬伤后,均应按疯狗咬伤的情况处理。当然咬人的狗不一定都是疯狗,但为安全起见,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并将咬人犬捕捉观察10天,如狗无此病,才可停止注射疫苗,如狗已逃走,则应按规定注射完全部疫苗。如果仅仅接触了疯狗,并未被咬,则不必注射疫苗,接触了病人的血,不会被传染。但病人的唾液有传染性,身上有伤口的人,不要接触病人。此外,疯狗死后要深埋,不能剥皮吃肉,否则有染上狂犬病的可能,疯狗的皮也不能要,否则剥皮时即被传染。
  狂犬病的死亡率很高,必需充分注意预防工作。
  怎样预防狂犬病李广容
  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的5-8月份被犬咬伤的人数比秋冬季节上升40%以上。其原因是夏季人们户外活动增多,着装单薄,且在家中圈养的犬更多地到室外“遛养”,增加了犬咬伤人的机会。众所周知,狂犬病是病死率很高的传染病,对人的生命危胁极大。降低狂犬病的死亡率,关键是预防。现将正确的预防措施介绍如下。在我国,犬(包括病犬和“健康”带毒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被犬咬伤后,必须立即处理伤口。先挤出污血,并立即进行冲洗。冲洗时先用无菌的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二者不可合用),再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必须反复冲洗(至少30分钟),深伤口要用大注射器冲洗,力求去除狗涎。冲洗后用70%酒精擦洗,并用浓碘酒反复涂拭,同时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伤口暴露有利于排毒,故小伤口不必缝合,较大伤口可延期缝合。伤口较大、较深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若头颈部、手指咬伤或其它部位严重咬伤,须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及其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免疫血清过敏试验阳性者要进行脱敏注射。接下来是注射狂犬病疫苗。既往使用的疫苗有神经组织疫苗和细胞疫苗两大类。神经组织疫苗副作用大,效果差,大部分国家已弃用。目前多采用细胞培养疫苗(地鼠肾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疫苗等),或禽胚疫苗。按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委员会的建议,暴露后(受伤)接种时,疫苗效价至少每剂量2.5IU。该委员会推荐的方法有三种:(1)肌肉内注射5针法:于0、3、7、14和30天各肌内注射一剂量,成年人于上臂三角肌内注射,小儿于大腿前侧区肌内注射;(2)肌肉内注射2-1-1法:第一次在左右臀部各注射一剂量,第7和21天各注射一剂量,三角肌内注射;(3)皮内注射法:于0、3和7天在前臂或上臂的两个部位各注射一剂量,再于30和90天各注射一个部位一剂量,每剂量皮内注射0.1ml。疫苗注射必须于暴露后立即进行,在24小时内注射者效果最好。委员会还建议,对于暴露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开始接受疫苗注射者、在注射疫苗前1天或更早时间已经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需注射免疫球蛋白但无药品者、有免疫缺陷者及严重营养不良者,首针剂量应加倍,或注射三倍量。我国现用地鼠肾细胞疫苗,普遍采用WHO推荐的第一种注射方案,即三角肌内注射,每次2ml,全程5针,按程序分别于0、3、7、14和30日注射。严重咬伤者则全程10针,即当日至第6日每日1针,再于10、14、30、90日各注1针。鉴于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悬殊,极少数可达半年以上,所以对陈旧的狗咬伤也应全程注射疫苗。孕妇被犬或其它可疑动物咬、抓伤后,也必须按规定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符合用血清者必须合用血清。专家认为,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是狂犬病暴露后预防的最有效方法。国际标准规定:凡一处或多处穿破皮肤的咬、抓伤,不论是头、脸、颈部,还是身体的其它部位,均应合用血清;疯动物的唾液触及黏膜者,也应合用。我国规定:被疯动物严重咬伤,如头、脸、颈部或多部位咬伤者,应疫苗合用血清。人源的抗狂犬病球蛋白(HRIG)每次20IU/kg,马的抗狂犬病球蛋白(ERIG)每次40IU/kg。抗血清应与第一针疫苗的注射同时进行,但注射于不同部位。在注射疫苗开始后至21天之间再被咬伤,如果初次咬伤时未用抗狂犬病血清,这次咬伤又较严重,除继续应用疫苗外,必须加用抗狂犬病血清,一部分进行伤口周围与底部浸润注射,一部分肌肉注射;如果初次咬伤时已联用血清,这次咬伤就不必再用血清了。在初次注射疫苗开始日起21天后再被咬伤者,血清中已产生有效抗体,只需继续注射疫苗及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无须再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经上述处理后,狂犬病的发生率将显著下降,一般可保无恙。
  
  狂犬病狂犬病(rabies)乃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 病因及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国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者占80—90%。但部分地区检测“健康犬”带毒率可达17%以上,应引起关注。我国猪、猫及牛占有重要地位。 就传播方式而言,可分为城市型,由未经免疫的犬、猫传播;森林型乃由臭鼬、狐狸、浣熊、狼及蝙蝠引起。人对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狩猎者、兽医及饲养动物者更易感染。农村青少年与病兽接触机会多,故发病者也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任何季节均有本病发生,我国东北地区则以春夏季为多见。人被病犬咬伤后的平均发病率为15%~20%,被病狼咬后为50%~60%(均指未作预防注射者)。发病与否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咬伤部位,头、面、颈、手指等处的发病机会较多;②创伤程度,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头面部深伤者的发病率可达80%左右;③局部处理情况,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的发病机会较少; ④衣着厚薄,冬季衣着厚,受染机会少;⑤注射疫苗情况,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者的发病率低。症状表现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4~10%病人的潜伏期超过半年,1%超过1年,文献中最长的一例为19年。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平均39天,下肢咬伤潜伏期平均90天)、伤口深浅(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毒力强者潜伏期短)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扩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典型病例的临床过程可分以下3期。 (一)前驱期或侵袭期在兴奋状态出现前,大多数病人有低热、食欲不振、恶心、头痛(多在枕部)、倦怠、周身不适等,酷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痛等较敏感,并有喉头紧缩感。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是伤口及其附近感觉异常,有麻、痒、痛及蚁走感等,此乃病毒繁殖刺激神经元所致,见于80%的病例。本期持续 2~4天。 (二)兴奋期 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其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乃咽肌痉挛所致,但不一定每例均有,也不一定在早期出现。典型患者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后也无法下咽。常伴声嘶及脱水。怕风也是常见症状之一,虽微风也能引起咽肌痉挛。其他刺激如光、声、触动等,均可导致同样发作,严重发作时,尚可出现全身疼痛性抽搐。由于常有呼吸肌痉挛,故可导致呼吸困难及发绀。常见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表现为唾液分泌增多、大汗淋漓、心率增快、血压及体温升高等。因括约肌功能障碍而出现排尿排便困难者也相当多见。患者的神志大多清楚,虽极度恐惧和烦躁不安,但绝少有侵人行为。随着兴奋状态的增长,部分病人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幻视幻听、冲撞嚎叫等。病程进展很快,很多患者在发作中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l一3日。 (三)麻痹期痉挛停止,患者渐趋安静,但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眼肌、颜面部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等。患者的呼吸渐趋微弱或不规则,并可出现潮式呼吸;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临终前患者多进入昏迷状态。本期持续6~18小时。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偶见超过10日者。除上述典型病例外,尚有以瘫痪为主要表现的“麻痹型”或“静型”,也称“哑狂犬病”(dumb rabies),约占20%。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呈现横断性脊髓炎或上升性脊髓麻痹等症状。其病变仅局限于脊髓和延髓,而不累及脑干或更高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程可长达10天,最终因呼吸肌麻痹与球麻痹而死亡。吸血蝙蝠啮咬所致的狂犬病常属此型。 诊断早期易误诊,儿童及咬伤史不明确者尤然。已在发作阶段的患者,根据被狗或猫咬伤史、咬人动物已确定有狂犬病、以及突出的临床表现,如咬伤部位感觉异常、兴奋躁动、恐水怕风、咽喉痉挛、流涎多汗、各种瘫痪等,即可作出诊断。免疫荧光试验阳性则诊断确立无疑,必要时进行脑组织内基氏小体检查或动物试验。本病需与破伤风、病毒性脑膜脑炎、脊髓灰质炎等鉴别。破伤风的潜伏期短,有牙关紧闭及角弓反张而无恐水症状。脊髓灰质炎无恐水症状,肌痛较著,瘫痪时其他症状大多消退。病毒性脑膜脑炎有严重神志改变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发现,免疫学试验及病毒分离等均有助于鉴别。类狂犬病性癔病患者在被动物咬伤后不定时间内出现喉紧缩感,不能饮水和兴奋,但无怕风、流涎、发热和瘫痪,经暗示、说服、对症治疗后,常可迅速恢复。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出现发热、关节酸痛、肢体麻木、运动失调、各种瘫痪等,与本病瘫痪型不易鉴别,但前者经停止接种,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大多恢复。死亡病例需经免疫荧光试验或脑组织内基氏小体检查方能确诊。 治疗方法 (一)单室严格隔离,专人护理,安静卧床休息,防止一切音、光、风的刺激。大静脉插管行高营养疗法,医护人员须戴口罩、穿隔离衣及手套。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均须严格消毒。装好床栏,防止病人在痉挛发作中受伤。 (二)积极做好对症处理,防治各种并发症 1.神经系统 有恐水现象者应禁食禁饮,尽量减少各种刺激。痉挛发作可予苯妥英、地西泮等。脑水肿可予甘露醇及速尿等脱水剂,无效时可予侧脑室引流。 2.垂体功能障碍 抗利尿激素过多者应限制水分摄入,尿崩症者予静脉补液,用垂体后叶升压。 3.呼吸系统吸气困难者予气管切开,发绀、缺氧、肺萎陷不张者给氧、人工呼吸,并发肺炎者予物理疗法及抗菌药物。气胸者,施行肺复张术。注意防止误吸性肺炎。 4.心血管系统心律紊乱多数为室上性,与低氧血症有关者应给氧,与病毒性心肌炎有关者按心肌炎处理。低血压者予血管收缩剂及扩容补液。心力衰竭者限制水分,应用狄高辛等强心剂。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者,可交换静脉插管;如有上腔静脉阻塞现象,应拔除静脉插管。心动骤停者施行复苏术。 5.其他 贫血者输血,胃肠出血者输血、补液。高热者用冷褥,体温过低者予热毯,血容量过低或过高者,应及时予以调整。预防措施 鉴于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故应加强预防措施以控制疾病的蔓延。预防接种对防止发病有肯定价值,严格执行犬的管理,可使发病率明显降低。 (一)管理传染源捕杀所有野犬,对必须饲养的猎犬、警犬及实验用犬,应进行登记,并做好预防接种。发现病犬和病猫时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家猫应设法捕获,并隔离观察10天。仍存活的动物可确定为非患狂犬病者可解除隔离。对死亡动物应取其脑组织进行检查,并将其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进食。 (二)伤口处理早期的伤口处理极为重要。人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伤口较深者尚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如有免疫血清,作皮试阴性后,可注入伤口底部和四周,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 (三)预防接种接种对象为:①被狼、狐等野兽所咬者;②被发病随后死亡(包括观察期内)或下落不明的犬、猫所咬者;③为已被击毙和脑组织已腐败的动物所咬者;④皮肤伤口为狂犬唾液沾污者;⑤伤口在头、颈处,或伤口较大而深者,如咬人动物(指非流行区而言)5日后仍安然无恙,注射即可中止;⑥医务人员的皮肤破损处为狂犬病病人沾污者等。 (四)其他 按需要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以及适宜的抗菌药物。预防接种后并发神经系统反应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
  本品经用狂犬病毒固定毒接种原代地鼠肾细胞或Vero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经浓缩、灭活、精制纯化或经冻干而成,用于预防狂犬病。
  使用说明
  1、组成和性状
  本品系用狂犬病毒固定毒接种原代地鼠肾细胞或Vero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经浓缩、灭活、精制并加适宜的稳定剂冻干而成;冻干疫苗为乳白色疏松体,经溶解后为澄清液体;液体佐剂疫苗呈乳白色浑浊液体,久放形成可摇散的沉淀。
  2、规格
  本品重溶后每安瓿为1.0ml。每次人用剂量1.0ml至少含2.5IU,暴露前预防注射3剂为1疗程,暴露后治疗注射5剂为1疗程。
  3、质量标准
  本品依据《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标准生产和检定,符合质量要求。
  4、作用和用途
  本疫苗免疫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毒免疫力,用于预防狂犬病。
  5、接种对象
  凡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时,不分年龄、性别均应立即处理局部伤口(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后再用碘酊消毒数次),并及时按暴露后程序注射本疫苗;凡有接触狂犬病毒危险的人员的预防接种按暴露前程序接种。
  6、用法与用量
  暴露后注射程序
  一般咬伤者于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本疫苗1剂,共5针,儿童用量相同。严重咬伤者(头、面、颈、手指、多部位3处咬伤者,咬伤皮肤或舔触粘膜者),应按上述方法注射本疫苗,于0天、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于0天注射本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天、75天或第10天、20天、90天加强。
  本疫苗供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儿童应在大腿前侧区肌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使用前将疫苗振摇成均匀悬液。冻干疫苗则加入等到量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注射。
  暴露前注射程序
  对未咬伤健康者预防接种,可按0天、7天、21天接种程序注射3针。
  7、禁忌
  由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疫苗注射无禁忌症。
  8、副反应及处理
  注射后有轻微局部及全身反应,可自行缓解,偶有皮疹。若有速发型过敏反应、神经性皮下水肿、荨麻疹等到较严重副反应者,可作对症治疗。
  9、注意事项
  (1)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溶解后不清及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
  (2)切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
  保存、运输及使用期限
  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在盒签或瓶签标明的失效期前使用。
  摘自长生所资料
  
  安万特·巴斯德 > 产品介绍
   --巴斯德抗狂犬病血清40IU/KG维尔博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从第14天起,血清阳转率达100% --巴斯德抗狂犬病血清和维尔康之间无相互影响
  
  -- 无严重不良反应 -- 抗狂犬病血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局部和全身副反应)
  最常见的局部反应 -- 骚痒: 3.5% -- 疼痛: 1.8% -- 红斑: 1.2% 75%的反应出现于24小时之后绝大多数于24小时之内消失
   ERIG(40IU/KG)使用后7天局部反应的发生率:
  常见的全身反应 -- 皮疹: 2.3% -- 瘙痒: 1.8% -- 眩晕: 1.8% 91%的全身反应在3天内出现 81%的全身反应不超过24小时
  
  -- 立即清洗伤口:必须用肥皂和水,洗涤剂或单独用水大量彻底冲洗,然后用酒精(70%)或碘酒或普鲁氏碘(Povidone iodine)处理暴露类型及相应治疗措施(适用于WHO推荐的狂犬病疫苗) -- 立即接种疫苗:于三角肌内注射(对于婴幼儿可选择大腿前外侧肌肉)禁止在臀部注射 -- 立即接种疫苗并应用抗狂犬病血清:在首次接种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在伤口周围及深部进行足量浸润注射。
  巴斯德抗狂犬病血清 使用说明组成 每5ml中含有: 活性物质马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1000IU 其他成份 甘氨酸 50mg 氯化纳 至330+70mOsmoll/kg 间甲酚 ≤12mg 注射用 水至5ml 成品性状 经肌肉注射用溶掖适应症 在被患有或可疑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用于预防狂犬病。单一抗狂犬病血情不构成狂犬病的治疗,它必须与狂犬疫苗合用。剂量和用法先行处理: 被咬伤或抓伤的伤口可能被狂犬病病毒污染,因此,不管受伤后多长时间,快速、局部处理伤口十分重要。先行处理包括即刻、仔细地冲洗和清洁皮肤伤口可用肥皂,清创剂或其他已证实对狂犬病病毒有杀灭作用的物质。巴斯德抗狂犬病血清应愈早注射愈好。为有效预防狂犬病,即使有经验显示对于轻度暴露(Ⅱ度咬伤),单用疫苗口可能足够,但联台使用疫苗和兔疫球蛋白仍是推荐的治疗方法。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40国际单位。如果受伤部位允许,大部分剂量应浸润注射于伤口周围。余下的剂量一次性肌内注射(臀部)。第一针疫苗的接种与免疫球蛋白同时但注射于身体的不同部位。任何情况下免疫球蛋白不应超剂量使用,因它可能部分抵消主动抗体的产生。成人和儿童接受相同的剂量。即40IU/kg体重。如果需要,可在抗狂犬病治疗的同时,使用抗生素以避免其他感染的发生。禁忌症 与狂人病相连的死亡危险超过所有禁忌症的危险。但是在对马血清有过敏或超敏既往史的人身上,使用应极其谨慎。在此情况下,宁可使用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特殊情况和注意事项为了确定患者是否对异种蛋白致敏,应详细询问其既往过敏史。特别注意曾经接受过异种蛋白注射的人及其反应情况,以及对动物的接触性过敏史(尤其是马)和食物过敏史。尽管本血清制品纯度很高,但在使用前仍推荐做皮试。将巴斯德抗狂犬病血清稀释1/10(约0.1ml),在前臂内侧皮内注射,以得到一个3mm的硬结,呈桔皮状。同时皮内注射相同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15分钟后看结果。若出现红斑(>6mm),局部水肿或全身反应,而对照侧无反应,结果为阳性。皮试阳性结果不构成血清疗法的绝对禁忌症,但必须引起警惕。这种情况下宁可使用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由于有被传染的危险,狂犬病的预防必须同时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疫苗。狂犬病疫苗的注射应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能的话在咬伤侧的对侧,以减少与免疫球蛋白的相互作用。不应在同一狂犬病疫苗注射器内使用本血清。妊娠和哺乳最好使用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本产品对妊娠的无害性未能在临床试验中进行。鉴于同狂犬病相连的死亡危险,妊娠不是暴露后抗狂犬病治疗的禁忌症。对汽车驾驶员和机器操作人员的作用无资料记载副反应使用异种血清后,在少于10%的患者身上观察到副反应,主要是即刻或迟发性过敏反应。即刻反应这些是类过敏性反应,伴有低血压、呼吸困难、等麻疹。更严重的反应如Quicke氏水肿(脸部急性水肿)或过敏性休克也可能发生。但是真性过敏性体克是极少的(<1‰) 迟发反应类似干血清病的反应可以在注射异种蛋白后6天出现。这些是源于补体激活和免疫复合体形成(第Ⅲ型超敏反应)的真性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痛痒、红斑或寻麻疹,淋巴结肿大和关节疼痛。这些反应出现在约1%的患者身上。副反应的治疗过敏性休克的治疗主要有: -给患者吸氧,如需要的话给予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 -用滴定法注射肾上腺素:lmg肾上腺素至lOml,注射至血液动力学状况满意。 -抗组织胺药,可合用皮质激素,作为铺助治疗。血清病可用非类固醇消炎药和抗组织胺药治疗。超剂量应严格遵守推荐剂量,以避免因超剂量而产生与狂犬病疫苗之间的免疫抑制相互作用。药理特性巴斯德抗狂犬病血清含有中和狂犬病病毒的免疫球蛋白片段F(ab')2 赋形剂甘氨酸,氯化纳,间甲酸,注射用水。配伍禁忌无资料记载保存期 36个月保存注意事项在+20℃和+B℃之间保存(冰箱内)。包装 I型玻璃容器:5ml小瓶弹性活塞
   安万特·巴斯德 > 论文集
  
  妊娠期间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对202例妇女及其婴儿的影响
   S.Chativongse 狂犬病是一种通过哺乳动物咬伤进行传播的致死性传染病,最常见于东南亚地区被犬科狂犬病感染的狗或猫的咬伤,孕妇在普通的公共场所中可能会被狂暴的动物咬伤,但她们通常惧怕接种狂犬病疫苗:这种恐惧在发展中国家更为强烈,因为这些国家仍在广泛使用危险的脑组织疫苗,而该种疫苗严重副作用的高发率已为公众所熟知,有关神经组织和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妊娠期中的安全性的资料较为缺乏,泰国红十字会狂犬病顾问委员会推荐,孕妇在暴露于狂犬病后,应当与其他患者一样迅速接种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和注射人或马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或ERIG)为暴露于狂犬病的人进行接种没有禁忌症。 Saovabha皇后纪念研究所是泰国中部主要的动物咬伤管理中心,该研究所在1987年1月至1989年12月期间,在51265例病例中,遇到了 202例实施暴露后狂犬病治疗的孕妇(流行率0.39%)该机构常规地应用组织培养疫苗(纯化的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维尔博(Verorab);法国安万特·巴斯德,所有严重暴露的病例(包括任何部位的透皮伤口或触及粘膜的伤口)都采用ERIG(40IU/kg)治疗,其中多数(通常是全部)环绕伤口浸润注射对马血清敏感的患者给予泰国红十字会国家血液中心制备的HRIG(20IU/kg)研究所采用的纯化ERIG制品由巴斯德研究所(巴黎)或泰国红十字会制造。患者中有62例是初产妇,140例是经产妇多数人年龄在20~29岁之间16例在15~19岁之间,54例在30~37岁之间,多数患者(91例)在暴露时处于孕期第4~6个月阶段,59例处于怀孕头3个月,52例处于怀孕后3个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可能的狂犬病暴露或损伤的严重性的分类处于II级的有 134例(66.3%),处于III级的有68例(33.7%),所有68例III级暴露的患者均接受了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治疗,65例给予KRIG, 3例给予HRIG,常规的肌注给药法与缩减的皮内给药法的比率为109:93,狂犬病暴露与治疗的间隔小于2 d的有133例,间隔为2~5 d的有64例,大于5 d的有5例,几乎所有的治疗延误均来自对狂犬病接种和对胎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恐惧。对190例患者的随访超过了1年,其中52例在Chulalongker医院分娩并接受随访观察,138例通过电话或邮件进行随访,12例患者在暴露后治疗结束后失访:在190例完成随访的患者中,8例出现了自发性流产(4.2%),与泰国普通人群中的自发性流产率相似:5例出现妊高症(2.6%):1例出现前置胎盘; 20例报道了其他的孕期异常。其中14例为无症状的菌尿,3例为孕期糖尿病,3例为慢性高血压。这些并发症的发病率与在Chulalongkom大学医院接受产期保健的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相似:该组中共有185名婴儿生后成活,其中包括3对双胞胎:8例出现自发性流产的患者均受到严重的咬伤,且在被狗袭击时拌倒;其中3例在狗咬后立刻出现阴道出血,24h内发生流产;4例流产生在伤后3~7 d,1例出现在第14 d;估计这些流产与狂犬病的治疗无关,可能是损伤和被狗袭击后的惊吓所致,我们查看了140名母亲以前的妊娠记录,发现6人(4.3%)以前出现过自发性流产,1人(0.7%)出现过死胎,19人(13.6%)的婴儿出生时体重较低。在185名生后成活的婴儿中,5人(2.7%)为低出生体重,1人有小的先天性缺陷(足外翻畸形);后者1/185的比率约为6 ,与泰国普通人群中小的先天性缺陷的发生率相似(9.5);表1列举了开始疫苗治疗后直到30 d时的不良症状和体征;并与Bangkok教学医院普通产科服务中所见不良事件进行了比较对190例孕妇和195名生后成活的婴儿一年随访的分析还仅仅是初步的研究。尚需进行更长时间更大规模的研究和采用其它组织培养疫苗的研究来探测细微的、少见的副作用,然而我们确信,维尔博及某些其它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和HRIG及ERIG对孕妇是安全的。当孕妇出现暴露后治疗的指征时,应当迅速采取上述治疗措施。(译自Clin Infect Dis,1995,20:818-820,本刊有删节)
  被疯狗咬伤后怎么办?
  现在养狗的人比较多,当人们徒步旅行,穿越田野、山林、村寨,或漫步街头巷尾时,常会遇到狗吠,或被其追逐咬伤。苦万一不慎被病狗咬伤,就会得狂犬病而危及生命。因此,旅游经过村镇等地方时要加强防范。
  所谓疯狗,就是得了狂犬病的狗,它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因被病兽咬伤而发病。病狗等动物的唾液中带有较多的狂犬病毒,在咬伤人的同时,唾液污染伤口,病毒白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内,侵犯中枢神经。经过十天半月或1~2月的潜伏期,被咬者就会发病,大多以低热、头痛、咽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开始,很像“感冒”,接着出现恐惧不安,并对声,光、风、痛等刺激呈敏感状态而有喉部发紧感觉;经过2~4天后病人表现出极度恐怖、恐水、恐风、抽搐,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多汗流诞;病人虽然口很渴,但不敢饮水,饮水后也无法下咽,甚至一听到水声、想到水或看见水,都会发生咽喉严重痉挛或伴有全身疼痛性抽搐,所以狂犬病又叫做“恐水病”。以上表现持续1~3日,病人痉挛发作停止而出现各种瘫痪危及生命。疯狗的表现和一般正常的狗不同,它往往目光呆滞,向前直视,表情淡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口流诞液,尾巴向下低垂,行动迟缓而摇摆,有吃土、草、窝垫、木头等怪食癖,对人的呵骂,不像正常狗有听从、畏惧。激怒等灵敏反应。
  由于目前对狂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病死率很高。若不慎被疯狗咬伤,应当积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注意不要打死该狗,如已被打死,应速将其头颅送医院作病理检查,以便确诊是否疯狗):
  ①被怀疑为疯狗咬伤后,患者的伤口可用火问拔毒,并用2晰% 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及被病大接触部位的皮肤,至少冲洗半小时。将葱白6O克、生甘草300克煎汤洗患处。然后立即护送到附近医疗单位进一步彻底处理被咬伤口。
  ②就目前来说,注射狂犬疫苗是阻止发病的推一有效措施,所以如果已经确定咬人的狗是疯狗,应立即到卫生防疫部门或医院尽早注射狂犬疫苗。但一定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注射,一般干被咬伤的当天、3、7、14、30天各注射一支;严重咬伤或深度咬伤者,除按上述注射外,还应配合使用精制抗狂犬病血清治疗。伤口周围也应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注射疫苗后,局部如有硬结,可用温湿毛巾热敷,不能停止注射。
  ③如果不能确定是否疯狗咬伤,可一边治疗,一边将该狗隔离观察14天,如不见其发病,则可停止给被咬者注射疫苗。 巴斯德与传染病的战斗
  
  向炭疽病开战
  19世纪70年代,巴斯德开始研究炭疽病。炭疽病是在羊群中流行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畜牧业危害很大,而且还传染给人类,特别是牧羊人和屠夫容易患病而死亡。巴斯德首先从病死的羊血中分离出了引起炭疽病的细菌——炭疽杆菌,再把这种有病菌的血从皮下注射到做试验的豚鼠或兔子身体内,这些豚鼠或兔子很快便死于炭疽病,从这些病死的豚鼠或兔子体内又找到了同样的炭疽杆菌。在实验过程中,巴斯德又发现,有些患过炭疽病但侥幸活过来的牲口,再注射病菌也不会得病了。这就是它们获得了抵抗疾病的能力。巴斯德马上想起50年前詹纳用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可是,从那里得到不会使牲口病死的毒性比较弱的炭疽杆菌呢?通过反复试验,巴斯德和他的助手发现把炭疽杆菌连续培养在接近45℃的条件下,它们的毒性便会减少,用这种毒性减弱了的炭疽杆菌预先注射给牲口,牲口就不会再染上炭疽病而死亡了。1881年,巴斯德在一个农场进行了公开的试验。一些羊注射了毒性减弱了的炭疽杆菌;另一些没有注射。4个星期后,又给每头羊注射毒力很强的炭疽杆菌,结果在48小时后,事先没有注射弱毒细菌的羊全部死亡了;而注射了弱毒细菌的则活蹦乱跳,健康如常。在现场的专家和新闻记者欢声雷动,祝贺巴斯德伟大的成功。的确,巴斯德的成就开创了人类战胜传染病的新世纪,拯救了无数的生命,奠定了今天已经成为重要科学领域的免疫学的基础。
  战胜鸡霍乱
  鸡霍乱是多年来一直困绕法国农业的一个大问题。巴斯德是1880年初开始鸡霍乱病的研究工作的。
  巴斯德从预防炭疽病中的经验中提取了一些想法,做出了这样的设计:先用母鸡汤在烧杯中培养鸡霍乱菌,再用培养液注入鸡体,使鸡得上鸡霍乱病,然后用病鸡体内的霍乱菌再次培养,将第二次培养的霍乱菌注入又一批鸡的体内,如此反复试验下去,一代又一代地培养、观察。巴斯德想通过这种办法使毒性逐渐减弱,最后将低毒素培养液注入鸡体内,以产生免疫力而达到治疗目的。
  巴斯德让助手按照自己的要求及设计认真工作。助手每天都用培养液给一批鸡注射,鸡很快得病,一昼夜后死去,然后解剖死鸡,取出病菌,继续培养。周而复始的实验,日子长了,不知死了多少鸡,实验室内也到处是废瓶子,但实验毫无结果。
  有一天,巴斯德见实验室快成废品店了,就要助手们搞一次大清除。清除中,他们发现一只烧瓶,里面装的培养液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巴斯德举起烧瓶道:“这太可惜了。”可突然又想到,这里的霍乱菌说不定还活着,不妨试一试。于是对正在做扫除的助手说:“鲁沃,请把这些培养液拿去给鸡做注射试验。” “是!”鲁沃出去了。
  结果,被注射的三只鸡在两个小时后,精神开始萎靡不振,随后又出现发呆、停止觅食的状态。他们看到这些现象,满以为这三只鸡也会难免一死。
  可第二天早晨,奇怪的事出现了:当巴斯德按惯例来鸡房,准备好手术用具,前去鸡笼取鸡时,发现眼前的三只鸡竟安然无恙地在吃食,他不禁叫出声来:“奇怪,怎么昨天注射的鸡没死?”巴斯德边收拾解剖工具边想,很可能因昨天注射的鸡霍乱菌已死去而失效,但心里仍有些犯疑。
  又一天,他们来到鸡房准备解剖做实验的死鸡,可意外地看到东倒西歪的死鸡中却站着三只生气勃勃的活鸡,几个人都目瞪口呆。稍许,已斯德便让助手去查有关这三只鸡的资料。没过多久,助手夏贝兰便来报告:“教授,这三只鸡就是那天注射‘失效’菌苗的鸡。”
  “是吗?这太好了。”反应敏锐的巴斯德很快从中找到了答案,兴奋得不由自主地当场演说起来:“你明白了吗?答案就在此,可以说这和琴纳的发现一样重要。你看,病原菌在烧瓶中存放越久,它的毒性就越小,是吧?用这种病菌接种后,鸡会产生轻度病状,是这样吧?这种菌苗在鸡体内产生了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不再受外来鸡霍乱病的传染……”初步的成功给巴斯德和他的助手增添了巨大的鼓励和必胜的信心。但巴斯德和许多科学家一样,不是个浅尝辄止的人,他决定继续奋战。
  他们扩大了实验的规模,一方面,为探索新的培养工艺,同时做多种培养液的茵苗培养;另一方面,为寻找最佳疗效的菌苗,对同一种培养液做不同存放期的注射试验观察。
  一种一种地培养,一批一批地存放,以一次次地送去试验,在有条不紊地反复试验中,他们终于筛选出了最有效的菌苗。从此,鸡霍乱被杜绝,从而给人们带来了福音。
  治疗狂犬病
  某天中午,特尔逊医院医生兰努隆的车夫火急火燎地赶到巴斯德研究所,请巴斯德赶到医院去。因为刚有一位5岁的男孩入院,经检查是狂犬病患者。当巴斯德带着助手赶到医院时,这个可怜的小男孩已出现痉挛,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连续发作中,小男孩渐渐地耗尽了体力。由于喝不上水,唾沫堵塞着喉咙,呼吸变得更加困难,最终窒息而死。
  面对又一个年轻的生命被病魔吞噬,巴斯德难受极了。在男孩死后24小时,巴斯德从尸体嘴里取出唾沫加水稀释,然后分别注射到5只兔子的体内观察。不久,这些兔子都得了狂犬病死去。巴斯德又从这些死兔的口中取出唾沫,加水稀释后再注射到其他兔子的体内,这些兔子也无一幸免。
  很明显,唾沫中可能存在着引发狂犬病的病原菌。巴斯德和他的助手从医生的角度对狂犬病做了仔细的观察,发现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只要患上狂犬病就一定会发生痉挛,不能吃东西,症状几乎一样。因此,巴斯德和助手相信病原菌可能在动物的神经系统中传播。于是他们就将疯狗的脑壳打开,抽取毒液直接注射到其他动物脑中,结果被注射的动物,过了不久就发狂犬病而死。实验证明,那种眼睛看不见的狂犬病菌在狗的脑髓里。
  为了培养狂犬病菌,巴斯德及其助手们用兔脑来培养强烈程度不一的病菌,连续注射到百次以上,结果最强的病菌能使兔子7天发病,最弱的病菌可迟至28天发病。但是,适宜做疫苗的病菌仍然没有培养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巴斯德发现实验室里一只被注射过病菌的狗发出一阵轻微的叫声之后,恢复了正常。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向这只病愈的狗注射了毒性最强的一针病菌。几个月过去了,这只狗仍然健康地活着。显然它已经获得了免疫力。
  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验,巴斯德终于找到了一种切实有效的培养狂犬疫苗的方法。即从一只病死的兔子身上抽出脊髓,挂在一只微生物不能侵入的瓶中,使其干燥萎缩。14天后,再把干缩的脊髓取出,将它磨碎,加水制成疫苗,直接注射到狗脑中。第二天再用于缩了13天的病脊髓注射进去,这样逐步加强毒性连续注射14天。最后,过一段时间,再给狗注射致命的病菌,结果狗没有发病,狂犬疫苗培养成功了。
  可是,给人注射这种疫苗有把握吗?已被狂犬咬伤再进行注射疫苗还来得及吗?这两个疑难问题使巴斯德决定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但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一天早晨,研究所来了一位满面愁容的中年妇女,恳求巴斯德救救她被狂犬咬伤的孩子麦士特。在医生们的支持下,举棋不定的巴斯德终于下决心试着给麦士特注射疫苗。经过14次注射,孩子的伤口果然痊愈。这位幸运的男孩挽着妈妈的手,活蹦乱跳地走出了研究所。
  狂犬疫苗的试验成功,轰动了整个欧洲大陆。来自各国的贺信,雪片似的涌向巴斯德研究所。巴斯德拯救了无数的病人,人们都为他杰出的成就而由衷地欢呼,并亲切地称他为“伟大的学者,人类的恩人”。
  
  名称和同物异名
  人的狂犬病因有害怕喝水的突出临床表 现,曾叫做“恐水病”,但患病动物没有这种特点。在特定地区和特定宿主中还有一些地区性名称,例如北极狐的狂犬病叫做“北极狂症”南美和中美洲的吸血蝠蝠传播的牛狂犬病叫做 “跛行病”、“髋关节病”和“轻瘫性狂犬病”。从现场病例中发现的狂犬病毒叫“野病毒”(“街 上毒,”“Street virus”),经过系列传代适应于特定宿主后叫“适应病毒”(“固定毒”,“fixedvirus”)。很多高度减毒的适应病毒,例如用于制作疫苗的,给予特定的名称。
  狂犬病分类
  狂犬病病毒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典型种。在非洲还发现5种有关的病毒,列入这一组内,包括南非德兰士瓦从病人中分离出来的杜文海格(Duvenhage)病毒;从尼日利亚的库蠓中分离出来的科通卡(Kotonka) 病毒;从尼日利亚的黄毛果蝠(Eidolon helvum)脑中分离出来的拉各斯蝙蝠病毒;从尼日利亚的3只鲍鼠内脏和病人中分离出来的莫科拉(Mokola)病毒以及从苏丹的常型曼蚊中分离出来的奥博德兴(Obodhiang)病毒。弹状病毒科中还有3个属:水泡性口炎病毒属,以水泡牲口炎病毒为典型种;可能的西格马病毒属,以果蝇西格马病毒为代表种;植物弹状病毒组,以莴苣坏死黄化病毒为代表种。此外,还有很多动物、鱼、昆虫和植物病毒可 能属于弹状病毒科。
  狂犬病发生
  世界上动物中狂犬病的发生还在增加。在主要贮存宿主中期分布范围在扩大,例如印度尼西亚狗的狂犬病在向东扩展,美国浣熊中的狂犬病每年约向北、向西扩展50英里,美国臭鼠狂犬病在向西扩展。在西欧已进入某些过去没有狂犬病的国家,并正在威胁某些现在还没有狂犬病的国家和地区(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中国台湾和太平洋岛屿,其中关岛在1967年还发生一次爆发,1968年被消灭)。
  
  出现在水平线上的治疗疫苗
  
  新治疗疫苗的开发将为医生治疗慢性病提供新的手段。与给予健康成人和儿童、把安全性和价格放在首要位置的预防疫苗不同,治疗疫苗的潜在用途是慢性病,例如癌症、心血管病和神经变性疾病,而对这些用现有治疗药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疗效则是主要的目标。例如,Elan和Protherics公司分别在I期临床试验中的治疗疫苗Betabloc(用于阿尔茨海默症)和一种用于高血压的抗血管紧张素疫苗。含花粉或动物毛发皮屑的抗过敏疫苗用于治疗已有多年历史,对麻风和狂犬病的治疗疫苗也沿用多时,但它们的缺点是效果不稳定。相反,基于对病理学机理或遗传学深入了解而开发的新一代治疗疫苗为靶的性和专属性治疗给予了希望。在开发中的治疗疫苗可大体分为三类,即1)增强病人正常免疫应答以抑制病原性微生物或异常细胞过程的治疗疫苗;2)下调(如在过敏、类风湿关节炎和糖尿病中的)异常免疫反应的治疗疫苗和3)诱导(如在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血压或阿尔茨海默症中)对特定内源疾病介导体免疫应答的治疗疫苗。现在已有两种新一代疫苗问世。它们是Avax Technologies公司的自体黑素瘤疫苗M-Vax。它是从离体肿瘤采集肿瘤细胞,然后用一种设计成能提高免疫原性的半抗原对它们加以修饰而制成,现已被澳大利亚批准使用。另一种是Melacine。它是一种从两个黑素瘤细胞系制备的细胞溶解产物疫苗,与专利的佐剂Detox一并给药。狂犬病的治疗与预防
  -------------------------------------------------------------------------------- http://bj.sina.com.cn 2001年04月29日07:44 新浪生活
  问:我10年前曾经被狗咬过,但当时并没有怎么处理,请问现在还会得狂犬病么?应如何预防?狂犬病的死亡率有多高?再出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答:一般经过这么长时间再患病的可能性不大。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无救。所以关键在于预防。预防的重点是加强犬类管理,严格控制犬类,捕杀野犬,管理家犬,市区、城镇禁止私人养犬,特殊单位需要养犬时,应按公安等部门有关规定办理登记,按期注射犬用狂犬疫苗,即3个月至1岁狗进行初种犬用狂犬疫苗,后肢皮下注射活疫苗1针(灭活疫苗2针),以后每年加强免疫一次。可维护2年以上免疫效果。剂量:6个月龄大小犬3毫升,6~12月龄犬4毫升, 12月龄以上5毫升。发现狗咬人(不管是疯狗,还是外表正常狗)都应争取最快速度,立即就地用大量清水(10000毫升以上)冲洗伤口。如果周围一时没有水源,那末可先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然后再设法去找水。伤口冲洗要彻底,狗咬的伤口往往是外口小里面深,冲洗时尽可能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周围软组织,设法把沾污在伤口上狗的唾液冲洗干净。如果伤口出血过多,应设法止血,但不要包扎,即送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狂犬病
  发病原因 有何症状 如何治疗 健康教育
  --------------------------------------------------------------------------------
  发病原因 ........狂犬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犬、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
  伤而感染,亦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各种伤口粘膜甚至结膜而引起感染。此外偶可通过剥病兽皮、进食染毒肉类、吸入蝙蝠群聚
  洞穴中的含毒气溶胶而发病。人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被病犬咬伤而未预防接种者,其发病率平均为15 ̄20%(可高达
  70%);为病狼咬伤后的发病率较高,平均为50%。发病与否与咬伤部位、创伤程度、局部处理情况、衣着厚薄以及疫
  苗注射情况等因素有关,国内报告全程疫苗注射后的发病率为0.15%,未注完全程者为13.93%。本病在87个国
  家有流行,主要流行于东南亚、亚洲及拉丁美洲地区。发达国家由于对人和狗进行预防接种而使本病得到控制。国内很多大
  城市本病已基本绝迹,但中小城市、农村及边远山区仍有病例发生。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犬,其次为
  猫和狼。而发达国家由于狗的狂犬病已被控制,本病主要由野生动物如狐狸、食血蝙蝠、臭鼬、浣熊等传播。近年来注意到
  流行区一些外观“正常”的犬、猫也可引起狂犬病。狂犬病临床表现的特征为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本病重
  点在于预防,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
   ......................................................................................................
  
  --------------------------------------------------------------------------------
  (C)1999-2000 公众健康教育信息服务网 版权所有 health@public2.sta.net.cn
  
   
  狂犬病发病原因 有何症状 如何治疗 健康教育
  有何症状
  --------------------------------------------------------------------------------
  ........⒈前驱期:低热、头痛、乏力,不适等症状,一半以上病人被咬伤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蚁爬感,常
  有濒死感。
  ........⒉兴奋期:高度兴奋、烦躁、恐惧。最突出的症状是恐水、怕风,甚至连听到水声都能引起喉肌痉挛。可有吞咽
  和呼吸困难,大汗,流涎等。大多神志清醒。
  ........⒊麻痹期:痉挛发作减少,出现弛缓性瘫痪。呼吸变慢及不整,最终因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
   (C)1999-2000 公众健康教育信息服务网 版权所有 health@public2.sta.net.cn
  
  
  狂犬病发病原因 有何症状 如何治疗 健康教育
  如何治疗 .
  --------------------------------------------------------------------------------
  ....本病无特效治疗,病死率极高。加强对病人的监护治疗,可延长存活时间。应做好病员的隔离及医务人员防护工作。
  ....⒈隔离于单独病房,避免声、光、水等刺激。
  ....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⒊对症支持疗法:如呼吸麻痹可气管切开人工呼吸;狂躁痉挛者应用镇静剂。
  ....按医嘱选用以下药物:
  ....尼可刹米:按医嘱。
  ....山梗菜硷:按医嘱。
  ....安定:按医嘱。
  ....苯巴比妥:按医嘱。
  ....青霉素:按医嘱。
  ....葡萄糖:按医嘱。
  ....呋喃苯胺酸:按医嘱。
  ....甘露醇:按医嘱。
  ....狂犬病疫苗:按医嘱。
  ....硫酸庆大霉素:按医嘱。
  ....维生素C:按医嘱。
  ....叶酸:按医嘱。
  ....特需用药
  ....干扰素:按医嘱。
  ....抗狂犬病血清:按医嘱。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按医嘱。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一但发病,死亡率高达100%。狂犬病潜伏期可以从几天长至数年,一但发病,病程进展迅速,患者表现出特有的怕水症状(因此又称“恐水症”),一般一周内患者即痛苦地死亡。
  狂犬病怎样传播?
  狂犬病多在狗、狼、猫、鼠等动物群体中流行。这些动物染病后性情狂躁,极易伤人,在它们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毒,人一但被咬伤或抓伤,狂犬病毒即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健康的犬或猫等动物也会带有狂犬病毒而成为“带毒动物”,这些动物外表正常,但非常危险,往往通过舔及人的皮肤或粘膜而将狂犬病传染给人。
  怎样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毒生命力极强,在人体内很难被杀灭。人一但被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舔及粘膜,必须及时到防疫站接种狂犬病疫苗,严重者还要接种抗狂犬病血清,同时尽早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发病,挽救生命。
  狂犬病基本概况
  狂犬病病原体为弹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子弹形”的独特形态,有4个血清型,它是负链单股RNA病毒。可在强酸、强碱、乙醇、甲醛、阳光,紫外线等条件下被灭活,在100度2分钟,60度10-15分钟完全灭活。但在4度下的脑组织中可存活数月。发病机理、症状、潜伏期、转归:
  狂犬病毒首先在感染部位增值生长,然后穿入邻近的神经末梢, 沿着轴突以每小时3mm的速度向中枢神经组织移动,进入脑组 织后大量繁殖,之后沿着神经通道向周围播散,从分泌液中排出,常见于唾液中。
  临床症状可表现出三种形式:
  前驱症状:伤口部位发麻、瘙痒、疼痛感觉, 顺着神经走向遍布肢体, 可有行为改变。
  痉挛型: 极度兴奋、光线、声音、触摸都能引起痉挛、惊厥。
  痴呆型: 象似精神病急性发作,有时有伤害行为。
  麻痹型: 表现为进行性单瘫或全瘫,昏迷衰竭。
  潜伏期: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多数出现在10-90天之间,但潜伏期可很短(1周)或很长(几个月甚至几年), 最短的潜伏期多发生于 儿童。或当受神经支配的手指、头、面、 颈及性器官等部位被咬伤时。
  转归:
  狂犬病一旦确诊,100%死亡无疑。目前世界上无治疗方法,
  感染者被咬后只有立即免疫接种,才能幸免。
  预防方法:
  伤口处理+狂犬疫苗+抗病毒血清
  
  流行分布及其特点
  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疫源性疾病,野生动物是本病的主要储存宿主,犬在携带和传播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通常是感染动物分泌病毒后通过咬抓人的方式而传染给人类.动物狂犬病
  影响到世界大部分地区,整个美州、非洲、亚洲以及欧洲部分地区都有狂犬病。只有少数岛屿国家,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以及严格的法规而未受影响,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英国等国家。由于采取了全面的防病措施如给宠物接种,消灭无人看管的狗,给野生动物接种,而且最重要的一条是一旦怀疑被咬,立即实施免疫接种, 使得工业化国家的人类狂犬病罕见。但是狂犬病对于非洲、亚洲及拉丁美洲仍然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在泰国,尽管每年有10验室
  多万人接种,狂犬疫苗,但仍有约三百人死亡,在印度每年600 多万人被狗咬伤, 50万人注射疫苗,但仍有3万人死亡,在南美州一半以上的地区,约有3亿人和犬受到狂犬病的侵袭,每年报道有150-200 例人类狂犬病。据报道全世界每年估计因狂犬病导致死亡人数为4 万-7万,而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98%在亚洲, 而中国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在中国,人狂犬病流行从建国到现在有过两次起伏,51年全国开展统一性灭犬活动使狂犬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全国只有5 个省份发生过狂犬病,每年狂犬疫苗生产只有3000多人份。50-70年代总发病人数不足1000例。但是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发病范围扩大到14个省份,1991年全国28个省市均有发病,狂犬病死亡率上升为法定传染病之首,发病人数也随着发病范围扩大而明显增加,80年以后10年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约5万多人根据上海防疫站报告92 年被犬咬伤的人数比91年增加80.61%,我们门诊94年比91年就诊人数增加了39.62%门诊量达到13200人次。90年后因狂犬疫苗大量使用,疫苗效价提高(0.32-2.5国际单位)加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限制养犬条例,使狂犬病发病率急剧下降。 95年狂犬病死亡率已下降到第9位,疫情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根据中国预防科学院统计84年全国狂犬病例6018人,90年3520人,93年下降到 500人。
  从狂犬病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来看,各地差异较大,以长江为界呈南高北低,全国发病持续较高省份多位于南方,如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江苏等。 91年以前平均年病例在300左右。 这些省份的发病之和约占全国发病总和的50%。 而在北方地区发病率则很低,例如甘肃、宁夏、新疆、 西藏、 青海省份有时全年无病例或几个病例发生,山东、河北、东北等省份界于两地区之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南方四季温暖潮湿,人口密度大,人与动物接触时间长,动物自身带毒的多,是狂犬病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及旧教科书中曾建议“伤人犬经观察10-14 天未出现狂犬病状态时,被伤者可不打或停止注射狂犬疫苗”,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外观健康犬伤人后,人已发病死亡但伤人犬仍健在的事件中以及用荧光阻断法检测健康犬脑组织后认为外观健康犬带毒是目前预防狂犬病不可忽视的问题。埃塞俄比亚专家报告5 只外观健康犬从唾液中第一次分离出狂犬病毒后存活3-39个月,广东罗会明等人对1258只健康犬用荧光抗体法做脑带毒率调查,阳性率平均为17.73%,另外储菊红统计909例狂犬病死亡者生前被外观健康犬咬伤致死 17.82%,同时还调查了129只老鼠,狂犬病毒检出率为1.6%。89年北京29例狂犬病死亡病例中有10例是被无症状犬咬伤后发病死亡的。
  狂犬疫苗研制进展
  鉴于狂犬病病程短而凶险,且无特殊治疗方法,死亡率极高,另外人感染后潜伏期长,采用免疫接种可以起到良好保护作用的特点。各国科学家通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在预防狂犬病发生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狂犬病得到控制和消灭。1885年法国科学家路易. 巴斯德首次将兔脑基髓制备的减毒狂犬疫苗应用人体治疗获得成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征服狂犬病,从而为疫苗预防狂犬病开了先河。之后随着细胞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以及浓缩纯化技术的进步,使狂犬疫苗在质量和产量上得到较大发展和完善。60年代以前主要是用动物脑组织制备的狂犬疫苗这种疫苗免疫原性差,需要多次注射,而且毒性高,副作用大易引起严重并发症,阻碍了临床上广泛应用。60年代以后采用活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从鸡胚,地鼠肾中获得细胞制成狂犬疫苗,取代了脑组织疫苗,目前国内普遍生产使用的就是这种浓缩狂犬疫苗。72年法国梅里厄研究所研制出传代细胞系二倍体疫苗,由于成本太高,不能大规模生产,只在一些发达国家使用。84年该所又研制出VERO传代细胞的高纯度狂犬疫苗,即维尔博狂犬疫苗。这种疫苗经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已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细胞疫苗经过不断改进,使注射量由原来2毫升降到0.5毫升,注射次数由14针降为5针。 目前世界上产量大, 使用广的狂犬疫苗有,法国生产的vero细胞疫苗和二倍体细胞疫苗,以及德国日本生产的鸡胚细胞疫苗,另外法国采用层析技术研制出纯度更高的vero细胞疫苗不久将投入市场。由于这些疫苗抗原性强,效果稳定,抗体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小的特点,深受各国欢迎。95年以来, 预防门诊应用法国生产的维尔博狂犬疫苗6000人份,用于不同人群,老人、儿童、孕妇、严重过敏者。临床观察 除极个别使用者局部注射部位轻微红肿或低热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效果满意。在我国新疫苗研制工作也在加紧进行,99年沈阳首次生产出以地鼠肾细胞原料的人用精制狂犬疫苗,注射量降为1 毫升。据介绍在东北、河北等省份都在研制vero细胞疫苗,准备今年通过鉴定用于临床。 此外进入九十年代法国科学家又从狂犬疫苗株 sad的衍生株筛选出双位无毒变异株sag,该毒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目前正在进行其口服免疫实验阶段,一旦成功则在狂犬病防治上取得重大成果。即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又减少了病人多次注射之苦。随着狂犬疫苗的更新换代,使预防工作范围更加广泛,例如对兽医、动物实验室人员、林业人员和高发地区人员进行暴露前预防注射,减少狂犬病感染率。
  免疫接种方法的改进
  93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疫苗效价的提高,和对潜伏期短效果不好的情况,在目前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又推荐了几种新的注射方法1、皮内多点注射法: 即在0、3、7天双前臂各皮内注射两个部位,每部位0.1-0.2毫升, 并于30、90天各皮内注射一个部位0.1-0.2毫升。 2、在0、7、28和90天各接种8个4个1个1个部位,每部位0.1毫升,该方法疫苗用量少,抗体产生快。我门诊杜竞大夫98年用皮内多点法对155名病人预防注射,8天后经抗体测定阳转率100%。比常规注射产生抗体时间提前6天。3、肌肉注射法,即在0 天,双上臂三角肌各注射一个剂量,在7、21 天分别各肌肉注射一个剂量。此方法可以早期产生抗体,对未注射抗病毒血清的病人更有效.96年6 月世界卫生组织对暴露后伤口重新划分和预防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即I度触摸或喂养动物舔及完整皮肤。此类如果有可靠病史不需要处理。II度无防护皮肤被咬,无流血的轻度擦伤或抓伤,破损皮肤被舔及。此类应该立即全程接种疫苗,五年之内曾有接种史的只需注射2针即可III度,一处或多处皮肤的穿透性咬伤或抓伤,动物唾液污染粘膜。此类应立刻接种疫苗同时应用抗狂犬病血清并在伤口处浸润注射,同时也对伤口处理提出新的要求在预防狂犬病方面,局部处理+抗病毒血清+疫苗三管齐下才能确保安全。预防门诊自88年成立以来,在防病中心领导下,为各类动物咬伤的患者免疫接种狂犬疫苗10万余人,免疫成功率100%,为预防狂犬病发生作出了贡献。据在全国专业学术会议上了解,我们门诊在全国无论是在狂犬病免疫预防方法上、新的疫苗使用、专业学术论文篇数和质量上,以及临床经验和疫苗反应处理等方面,在全国专业系统处于先进水平。总之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由于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因此世界各国非常重视,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人们的不懈努力在预防狂犬病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安全有效高质量疫苗研制成功和免疫方案的改进,扩大了暴露前的免疫接种范围,也使得暴露后接种的免疫效果大大提高,在抗病毒血清和伤口正确处理的配合下,免疫失败率可降至最低。口服狂犬疫苗的研制成功极有可能从根本上控制和消灭人类狂犬病。
   
  狂犬病近年研究进展
  1、应用单克隆技术研究狂犬病毒
  2、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研制更优质的狂犬疫苗
  3、狂犬病免疫机理的研究有新发现
  4、白细胞介素在狂犬病免疫保护及免疫测定
  中有重要作用
  5、狂犬病免疫诊断检测技术有新发展
   
  
  96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案
  
  I度
  触摸或喂养动物,舔及完整皮肤
  如果有可靠病史,不需处理
  II度
  防护皮肤被啃伤,无流血的轻度擦伤或抓伤,
  破损皮肤被舔及。立刻接种疫苗
  无接种史的5针 五年内有接种史的2针,不用血清
  III度
  一处或多处皮肤穿透性损伤,唾液污染粘膜或被舔及
  狂犬疫苗+抗病毒血清
  血清尽量在伤口周围及深部进行足量浸润注射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为弹状病毒科 (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 (Lyssavirus) 中血清/基因1型病毒,而2~6型称“狂犬病相关病毒”,目前仅在非洲和欧洲发现。狂犬病病毒在野生动物(狼、狐狸、鼬鼠、蝙蝠等)及家养动物(狗、猫、牛等)与人之间构成狂犬病的传播环节。人主要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后感染。一旦受染,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中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
  病毒外形呈弹状(60~400nm×60~85nm),一端纯园,一端平凹,有囊膜,内含衣壳呈螺旋对称。核酸是单股不分节负链RNA。
  基因组长约12kb,从3′到5′端依次为编码N、M1、M2、G、L蛋白的5个基因,各个基因间还含非编码的间隔序列。五种蛋白都具有抗原性。M1、M2蛋白分别构成衣壳和囊膜的基质。L蛋白为聚合酶。G蛋白在囊膜上构成病毒刺突,与病毒致病性有关,N蛋白为核蛋白有保护RNA功能。G蛋白和N蛋白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抗原,刺激机体可诱生相应抗体和细胞免疫。过去一直认为G蛋白是唯一诱生中和抗体,并能提供狂犬病保护性免疫的抗原。而近年研究表明,除G蛋白外,该病毒的核糖核蛋白(RNP)在诱生保护性免疫应答上也起重要作用。
  (二)培养
  狂犬病病毒宿主范围广,可感染鼠,家兔、豚鼠、马、牛、羊、犬猫等,侵犯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锥体细胞)中增殖,于细胞浆中可形成嗜酸性包涵体(内基氏小体Negri body)。在人二倍体细胞、地鼠肾细胞、鸡胚、鸭胚细胞中增养增殖,借此可用于制备组织培养疫苗。
  (三)抗原型与变异
  狂犬病病毒仅一种血清型,但其毒力可发生变异。从自然感染动物体内分离的病毒株称野毒株(Wild strain)或街上毒株 (Street strain),致病力强,自脑外接种易侵入脑组织及唾液腺。将野毒株在家兔脑内连续传50代后,家兔致病潜伏期逐渐缩短,2~4周缩短至4~6日,如再继续传代不再缩短,称固定毒株 (Fixed Strain) ,固定毒株对人及动物致病力弱,脑外接种不侵入脑内增殖,不引起狂犬病,巴斯德首先创用固定制成减毒活疫苗,预防狂犬病。
  (四)抵抗力
  狂犬病病毒对热、紫外线、日光、干燥的抵抗力弱,加温50℃1小时、60℃5分钟即死,也易被强酸、强碱、甲醛、碘、乙酸、乙醚、肥皂水及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灭活。于4℃可保存一周,如置50%苷油中于室温下可保持活性1周。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性
  狂犬病是人兽共患性疾病,主要在野生动物及家畜中传播。人狂犬病主要被患病动物咬伤所致,或与汪畜密切接触有关。也可能通过不显性皮肤或粘膜而传播,如狗舔肛门,宰狗、切狗肉等引起感染。并有角膜移植引起感染的报告。在大量感染蝙蝠的密集区,其分泌液造成气雾,可引起呼吸道感染。
  人被咬伤后,病毒进入伤口,先在该部周围神经背根神经节内,沿着传入感觉神经经纤维上行至脊髓后角,然后散布到脊髓和脑的各部位内增殖损害。在发病前数日,病毒从脑内和脊髓沿传出神经进入唾液腺内增殖,不断随唾液排出。潜伏期1~2个月,短者5~10天,长者1年至数年。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咬伤部位与头部距离远近、伤口的大小、深浅、有无衣服阻挡,以及侵入病毒的数量。有人认为病毒在犬群多次传播后毒力增强,可缩短潜伏期。
  人发病时,先感不安,头痛,发热,侵入部位有刺痛或出现爬蚁走的异常感染。继而出现神经兴奋性增强,脉速、出汗、流涎、多泪、瞳孔放大,吞咽时咽喉肌肉发生痉挛,见水或其他轻微刺激可引起发作,故又名“恐水病”。最后转入麻痹、昏迷、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病程大约5~7日。
  (二)免疫性
  机体感染病毒后产生的抗体除中和,补体介导溶解和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外,特异性lgG 抗体还能提高和调节T细胞对狂犬病病毒抗原反应,是接触狂犬病病毒后同时注射特异性抗体和疫苗的重要依据。细胞免疫也是抗狂犬病病毒主要免疫之一,如杀伤性T淋巴细胞针对靶抗原G,N蛋白可溶解病毒,单核细胞产生IFN和IL2对抑制病毒复制和抵抗病毒攻击起重要作用。
  三、微生物学诊断
  将咬人的狗捕获,观察10~14天,不发病,则可认为未患狂犬病。若观察期间发病,将它杀死,取脑作病理切片检查包涵体,或用荧光标记抗狂犬病毒血清染色,检查抗原,如为阴性,则用10%脑悬液注射小白鼠脑内,发病后取脑组织同上检测包涵体和抗原,可提高阳率,但需时较长约28天。如于发病前用同位素标记的合成寡核苷酸探针检测狂犬病毒RNA,于1-2天就出结果。
  患者可采取唾液沉渣涂片,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细胞内病毒抗原。或发病后2-3天作睑、颊皮肤活检,用荧光抗体染色,于毛囊周围神经纤维中可找见病毒抗原。亦可将狂犬病毒固定毒株感染细胞制成抗原片,加入不同稀释病人血清阻止荧光抗体染色以测定抗体,一般24小时可出结果。
  四、防治原则
  (一)公共卫生措施
  捕杀野犬,加强家犬管理或口服兽用减毒活疫苗(与食物混合喂食)。预防家畜及野生动物的狂犬病是防止人狂犬病的重要根本措施,其任务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配合支持与理解。
  (二)咬伤处理
  人被疑似狂犬咬伤时,立即用20%肥皂水冲洗和浸泡伤口 ,再涂碘酒或浓硝酸(只用于浓度咬伤),然后用碳酸氢钠冲洗。
  (三)特异预防
  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或抗狂犬病马血清(40IU/kg),以1/2时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其余作肌肉注射。同时立即肌内注射人二倍体纤维母细胞狂犬病疫苗1次,于第一次注射后3,7,14,28天再行注射,共5次,可防止发病。我国应用自制的地鼠肾细胞狂犬病苗,已取得良好效果。目前研制成功狂犬病病毒糖蛋白重组痘苗病毒疫苗,狂犬病病毒G、N亚平位疫苗等,正在试用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移贴]狂犬病 Rab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