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世纪中叶,就有一些研究者声称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离体的大脑来判断主人的性别。
研究人员已经在男女的大脑结构中确定了几处结构上的差异,但是仅凭一张大脑的MRI(核磁共振成像)图谱(如上图所示)是不可能判断出个体性别的。图片来源:HIGHWAYSTARZ/ISTOCKPHOTO
然而,最近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并不能被简单地划分为“男性大脑”和“女性大脑”。事实上,我们的大脑更像是一种拼凑出来的结构,有些“拼图”在男性中更常见,有些在女性中更常见,另有一些则在男女大脑中都很常见。这些发现不仅会影响科学家们今后研究大脑的方式,更可能会影响社会对性别的定义。
“之前还从未有人能找到一种方法来对这些进行量化。” 美国芝加哥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丽丝?艾略特(Lise Eliot)说道(她并未参与到上述的研究当中),“他们在这里做的一切研究都是全新的。”
早在科学家掌握大脑成像技术之初,他们就开始在大脑图像上寻找性别差异的证据,也有人报道过一些并不明显的差异:比如,大体上男性大脑中的杏仁核比女性更大,而该区域与人类的情绪关系密切。事实上,这些微弱的差异非常易于被环境因素所影响,但相关研究却根据这些差异强行把人类大脑分成了“男性大脑”和“女性大脑”。“但其实相关数据显示,男女之间的大脑结构拥有的更多是共性,而非差异。”艾略特说道。
因此在这项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行为神经科学家达芙娜?乔尔(Daphna Joel)所领导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力图得到更加全面而综合的结果。利用已有的大脑MRI图像,他们测量了1400多个个体大脑中的灰质(色泽灰暗、多瘤状的组织,包含了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体集合,即)和白质(神经系统周围传输信号的神经纤维束)的体积,并研究了弥散张量成像中的数据,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展示了白质束是如何在大脑当中延伸并将不同区域连接起来的。
该研究团队确实发现了男女大脑结构中的一些差异。比如,男性大脑左侧的海马体(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一个区域)通常要比女性的要大。然而,无论是在哪个区域,男女的大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共性。有些女性会拥有比普通男性更大的左侧海马体,也有一些男性的海马体甚至比女性的平均水平还要小。
为了解释男女大脑的这种共性,研究人员将整个大脑设定为从“女性化”到“男性化”的连续变化区间。偏男性的一端包含了更典型的男性特征,而偏女性的一端则包含了同一脑区更典型的女性特征。之后,研究团队将每个大脑按照结构区域逐个进行打分,并观察它们落在了“绝对男性化”到“绝对女性化”这一连续变化区间上的哪个位置。
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大脑都是“男性结构”与“女性结构”的综合体,论文于11月30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根据研究人员处理大脑白质、灰质以及弥散张量成像数据的不同结果,23%到53%的大脑都是偏男性化区域与偏女性化区域共存的混合模式,只有极少数的大脑(0%到8%)中所有的结构都为“男性化”或都为“女性化”的。“实验证明,并没有所谓的‘男性大脑’或是‘女性大脑’这回事儿。”乔尔说道。
那么又该如何解释男女之间的行为差异呢?“或许所谓‘男女行为差异’也只是虚构出来的一件事情。”乔尔说道。她的团队分析了两组很大的数据集,对那些在大众认知中具有典型性别特征的行为进行了评价,比如玩电子游戏(男性)、将照片做成剪贴簿(女性),或者用浴盆泡澡(女性)等。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个体的行为同样是“典型男性行为”和“典型女性行为”的混合,仅有0.1%的被试者只表现出了“典型男性行为”或是“典型女性行为”。
“关于‘男性本质’以及‘女性本质’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乔尔说道,“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男性拥有所有的男性特征,也没有任何一个女性拥有全部的女性特征,或者说即使这样的个体真的存在,他们也是十分稀少的。”
“这一发现意义深远,”乔尔说道,“一方面,今后研究大脑的科研人员在分析数据时可能就用不着去比较男性与女性的不同了;而另一方面,认识到人类大脑之间变异性如此巨大,会使以男女间的内在差异为基础的单一性别教育的公正性受到质疑,甚至可能影响到我们在社会范畴内对性别的定义。”
“这一工作对一直以来有关男女差异的讨论贡献良多。”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神经药理学家玛格丽特?麦卡锡(Margaret McCarthy)说道,她主要研究神经以及精神健康障碍方面的性别差异。但是她并不同意取消大脑研究实验中的性别变量控制。她以啮齿类动物为例:雄性啮齿类动物患自闭症的概率是雌性的五倍,而雌性患抑郁症的概率则是雄性的两倍。“通过对比雌雄两性的大脑,我们可以获得探索这些差异的生物学基础的重要线索。”她说道,“因此,关于乔尔让我们无需关注研究对象是雌雄或是男女的提议,我认为还为时尚早。”
来源:环球科学
欢迎光临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http://bbs.virology.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