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标题: 体检EB病毒阳性 不等于鼻咽癌 [打印本页]

作者: wwwkkk83    时间: 2015-4-3 12:50
标题: 体检EB病毒阳性 不等于鼻咽癌
专家说出现耳鸣耳闷 流鼻血时要警惕

春天是很多单位体检的高峰期,而每年一次的体检,成为了人们对自己全身健康状况了解的一种途径。最近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来了不少担心得鼻咽癌的患者,理由是E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该科主任李勇解释,确实有患者在内镜检查时发现鼻咽癌,但E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并不意味着鼻咽癌。

EB病毒阳性就是鼻咽癌?

40岁的涂先生此前时不时出现耳鸣和头痛的情况,他一直以为是工作太辛苦,没有重视。今年单位组织体检后,他的E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后在内镜检查下,确认为鼻咽癌。

事实上,很多人在体检时也有E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的情况,但大部分人在内镜检查中并未发现异常。李主任解释,EB病毒不是肿瘤的标志物。在鼻咽癌的患者中,90%以上EB病毒检查阳性。但反过来在EB病毒阳性的人群中,有相当部分只是鼻咽喉部炎症所致。

李主任说,如果在健康体检中发现E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首先到耳鼻咽喉科做鼻咽内镜检查,如果检查下来鼻咽部黏膜正常,就三个月后再复查EB病毒抗体检测。若复查时阳性转阴则不需要再担心了。但如果持续阳性,那么要考虑 VCA/IgA(壳抗原抗体)、 EA /IgA(早期抗原抗体)、EBNA/ IgA(核抗原抗体)三项指标。出现VCA/lgA≥1:80,或三项指标中任何两项阳性,或有任何一项指标出现持续升高情况,可认为是鼻咽癌的高危对象。

患者需要做鼻咽部CT或者同时做鼻咽部CT与MRI来进行确诊,必要时可在鼻内镜下多点取活检。

全世界有4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南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4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南方。近几年来,浙江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也在增加,特别是沿海地区,这与当地人大量使用咸鱼或者其他腌制品有一定关系。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遗传因素、病毒感染(EB病毒)、抽烟、环境因素。

李主任介绍,鼻咽癌在早期可能并没有很典型的症状,但生活中如果出现耳鸣、耳闷或者在吸鼻后痰中带血或者流鼻血,还有些人会表现为偏头痛、面部麻木、单侧鼻塞、颈部肿块这系列的症状,都应该警惕鼻咽癌的发生。

鼻咽癌对放射线敏感,放射治疗是目前公认和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早期者一般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晚期采用以放疗为主的放化疗综合治疗手段。

最后,李主任建议大家尽早戒烟、饮食注意要少食用腌制食物,平时应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作者: wwwkkk83    时间: 2015-4-3 12:50
标题: 别把EB病毒感染说得那么邪乎
作者: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蔡晧东

今天,我看到《北京晚报》第17版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大人一个吻,宝宝发高烧》。文章中说湖北一个2岁的幼儿被大人亲了一下,当晚就发高烧,嘴巴歪了,面部瘫痪。医生说孩子得了“亲吻病”,即EB病毒感染。文章告诫人们最好别亲小宝宝。

我认为这篇文章把EB病毒说得太邪乎了。

EB病毒感染也被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从感染到出现症状有一定的潜伏期,成人通常为4~7周;儿童潜伏期短,一般为5~15天。但绝对不会亲吻当天就发病。湖北省这个2岁儿童的感染绝对不能赖上当天亲吻孩子的大人,而应该是5天前感染的。

EB病毒的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接吻是青年人感染主要的途径,因此被称为“亲吻病”。但大人亲吻孩子一般都是亲吻孩子的脸蛋,很少与孩子口对口亲吻,儿童一般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感染。所以,亲亲孩子没有那么可怕。

6个月以内的婴儿体内100%有来自母亲体内的抗体,一般不会感染EB病毒。所以,亲吻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会导致孩子感染EB病毒。

EB病毒感染主要侵犯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可以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咽喉肿痛、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但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B淋巴细胞对病毒的反应不强烈,绝大多数是隐性感染,很少发生典型的临床表现。所以,婴幼儿期反而比青少年和成人感染更多地表现为隐性感染。

EB病毒的流行十分广泛,人的一生中100%都会被感染。1~3岁儿童38%已经对EB病毒产生抗体,10岁以上人群的感染率高达86%以上,40岁人群100%都感染过EB病毒。想躲避感染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使亲吻宝宝后导致宝宝感染也没有什么错误。

孩子感染后发病的是少数。如果孩子持续发热不退,应该想到EB病毒感染的可能性。EB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一般不治疗也会好转。如果遇到严重病例,高热不退,全身皮疹,及早到医院诊治,一般都可获得痊愈,家长不必过于害怕。




欢迎光临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http://bbs.virology.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