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标题: 我们距离治愈艾滋病到底还有多远? [打印本页]

作者: ghx0123    时间: 2016-7-29 23:29
标题: 我们距离治愈艾滋病到底还有多远?
治愈HIV经常被称作HIV研究的最终梦想。虽然有效的抗HIV药物已经将艾滋病转变成了一种慢性可控的疾病,你可以携带着HIV一直生活,并且不会死于HIV感染,但终生治疗与完全治愈仍然存在很大不同。

如果能找到一种既经济又能够规模化开展的HIV治愈方法,能够在马拉维共和国的乡村和澳大利亚的悉尼城市发挥同样的作用,这样才有希望实现在全球清除HIV新发感染的目标,同时还能让那些病毒携带者的生活发生巨大转变。治愈研究必须制定这样的目标:优先考虑可能在全世界发挥作用的干预措施,而不仅仅局限在医疗系统高度发达的区域。

现在寻找HIV治愈方法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过去四年中相比于其他HIV研究项目的投资来说全球向治愈研究领域的投资已经翻番。

但是考虑到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治疗和预防HIV感染方面的有效性,在全球健康研究背景下治愈研究仍然存在许多关于优先级设定的重要问题。

在合适的大环境下治愈HIV——至少能够长期缓解——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骨髓移植
在2007年,“柏林病人”Timothy Rae Brown为了治疗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Brown同时还携带着HIV。他的医生建议,如果他们能够找到骨髓配型成功的捐赠者,并且捐赠者同时存在一种CCR5罕见基因突变,那么将有可能治愈Brown的艾滋病。CCR5是HIV进入细胞所必需的一种受体分子。

由于被HIV感染的免疫细胞来自骨髓,因此使用缺少HIV受体的捐赠者的骨髓也就意味着新的骨髓将产生能够抵抗HIV感染的免疫细胞。

他们最终找到了携带CCR5基因突变的配型成功的捐赠者,医生为Brown做了骨髓移植,并且非常成功。Brown停止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之后没有出现病毒反弹的情况(不过他的白血病出现复发,需要进行第二次移植)。

虽然还不知道HIV是否从他体内被完全清除,但是直到现在Brown的血液中仍然检测不到HIV,也不需要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Brown的例子表明HIV可以被强制性缓解,但是至今还没有形成可重复的治愈方法。因为骨髓移植本身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并且需要极端密集的资源,因此如果没有其他类似白血病这样的严重疾病,进行骨髓移植来治疗艾滋病仍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除此之外骨髓移植治疗艾滋病所需要的这种CCR5突变通常只存在于北欧,据估计只有1%的人携带这个基因变异的一个拷贝,有两个变异基因拷贝的人就更少了,而携带两个拷贝的人才能够对HIV感染高度抵抗。

激活并杀死(shock and kill)

目前许多治愈研究都着重进行“功能性治愈”或者缓解HIV而非彻底治愈,所谓彻底治愈就是从体内完全清除HIV的踪迹。

HIV在感染早期就与宿主细胞的DNA整合,并且它藏匿于免疫系统,许多免疫细胞的更新都非常缓慢。因此将HIV从它的藏身之地清除是治愈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方法经常被称作“shock and kill”。该方法使用潜伏逆转类药物(类似化疗药物)来激活被HIV感染并处于潜伏状态的细胞,然后再将HIV杀死。
如果能够开发出一种安全且只需要有限剂量就可发挥作用的药物组合,那么这种方法将有望在全世界不同地区得到推广。

基于免疫的治疗方法

另外一种方法是增强人类免疫系统来控制HIV复制,这样就不需要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只需要使用治疗疫苗和基于抗体的治疗策略。

如果能够开发出不需要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就可以控制HIV复制,并且只需要有限剂量(最好是一次性剂量)就能达到治愈目的的治疗疫苗,这将为目前每天服用药物控制HIV的携带者提供极大便利。

治疗新生儿

另外一个研究领域是对新生儿进行密集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这一策略依赖于对从母亲那里获得HIV的新生儿密集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

婴儿免疫系统发育存在一些特性使得这种方法对新生儿的作用效果优于成年人。目前有文献记载的一个病例就是一个儿童在停止治疗后成功控制HIV长达27个月(也叫密西西比宝宝)。

基因编辑

最后是细胞治疗:对携带HIV的病人进行基因修饰或基因编辑,包括干细胞移植。

虽然这些方法都有一次性干预就可达到治疗效果的优势,但是也有严重的局限性,这些方法都需要非常密集地使用许多医疗技术,对病人有潜在风险。

由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是目前最有效也相对简单(每天一粒药片)的一种方法,因此治愈HIV的潜在方法是否具有优于终生治疗的真正优势,还需要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上进行评估。

评估这些治愈策略的社会价值是确保恰当的研究得到优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仍有望改变HIV流行趋势的研究值得更多关注。

来源:生物谷







欢迎光临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http://bbs.virology.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