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标题: cccDNA是乙肝检测的最权威指标 [打印本页]

作者: wwwkkk83    时间: 2015-7-6 00:36
标题: cccDNA是乙肝检测的最权威指标
研究发现,细胞外的乙肝病毒DNA是一种松弛环状的双链DNA分子,其两条链均不是闭合的,其中负链较长,有数个碱基的“缺刻”;正链较短,有较大的“缺口”。在乙肝病毒的复制过程中,病毒DNA进入宿主细胞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两条链的缺口均被补齐,形成超螺旋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英文简称cccDNA)。cccDNA是乙肝病毒前基因组RNA复制的原始模板,虽然其含量较少,每个肝细胞内只有约5~50个拷贝,但对乙肝病毒的复制以及感染状态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医院已建立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评价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疗效

目前考核抗病毒药物疗效的标准,都是建立在乙肝病毒被抑制或可能被清除的间接评价指标之上,比如,病毒DNA达到不可测水平、HBeAg消失或血清转换、HBsAg消失或血清转换等。只有彻底清除了细胞核内的cccDNA,乙肝病毒复制的基础不复存在了,才是真正治愈了乙肝。可见,考核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疗效标准,应该是清除cccDNA,其他任何指标与之相比只能是“次要”标准。有研究表明,在血清HBsAg被清除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肝细胞内仍有cccDNA存在。但清除cccDNA的过程比较漫长,需要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成本,而且在现有条件下进行长期治疗,伴随的必然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以及病毒耐药突变等。因此,是否把清除cccDNA作为治疗终点,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筛选抗病毒药物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均不能有效清除cccDNA,因此,开发新的、能清除cccDNA的药物是患者和医生共同的期待。遗憾的是,cccDNA分子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些关键环节,目前还不清楚或存在争论。如果能阐明这些环节,将有助于指导开发新的、能够清除cccDNA的抗病毒药物。

评价乙肝病毒复制的模型

一种细胞或动物模型能否支持乙肝病毒复制,cccDNA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评价指标。最典型的例子是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尽管能检测到rcDNA 和各种病毒抗原蛋白,并且能合成大量的乙肝病毒,但在其肝细胞核内未能检测cccDNA,因此,转基因鼠不能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相反,有学者发现用乙肝病毒去感染原代培养的树鼠肝细胞,其细胞核内存在乙肝病毒 cccDNA,因此,树鼠可能是支持乙肝病毒复制的小动物模型。

评价肝组织损伤程度

乙肝病毒cccDNA分子虽存在于肝细胞核内,但从理论上推测,如果乙肝患者变性坏死的肝细胞较多,血清中是完全有可能检测到cccDNA的。如肝衰竭大面积肝坏死时,外周血中检测到cccDNA的机会就比较大。

应用于肝移植

乙肝病毒 cccDNA检测技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至少包括2个方面,即肝脏移植供者的筛查,和受者乙肝病毒感染或再感染的早期发现。由于不能排除抗HBc阳性供体肝脏中存在乙肝病毒可能,有学者主张对受者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以防止受体感染或再感染乙肝病毒。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对此类供体进行cccDNA检测,如阴性则没有必要进行过度的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同样,如受者原为乙肝病毒感染者,也可以定期对其肝组织进行乙肝病毒 cccDNA检测,判断肝细胞内有无乙肝病毒复制,以便早期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或再感染,甚至用于指导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疗程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的调整。关于cccDNA检测技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






欢迎光临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http://bbs.virology.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