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论文不同于一般的小论文,特别是硕士毕业论文或者博士毕业论文。一般的小论文就四五页,而硕士论文动辄五六十页,有的甚至七八十页。所以有些东西如果要人工的去修改,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痛苦的事情至少有两个:目录自动生成和编号、参考文献引用的上标。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说说小技巧,自动生成,非常方便。+ [# C& n7 w. n1 _% k5 |/ `
4 c$ g+ W4 j, b先说两种痛苦情况。
- M; Z2 B* K$ A6 \* \' R* W
, | G% O ` S9 U, u- w T% H设定好文章的目录结构后,突然发现中间要添加或者删除一个章节,添加删除容易,可是其后遗症就是后面的编号都要跟着变动。比如要删除第二章,那么原理的第三章就要改为第二章,后面的要跟着动,添加也一样,很麻烦。
$ n# B8 V& L* P$ F& w& t+ t* k! ]
第二个情况就是参考文献的上标问题。硕士论文参考文献都有好几十个,一般论文会要求按照论文的引用顺序列出参考文献。如果需要添加新的参考文献,那么这些参考文献的上标号又会跟着变动。4 S' [3 s/ e: n1 n; j: j' }) g
; G' @* r0 {/ a4 M: `目录自动生成简单说下,将文档切换到大纲视图,然后设置你要设定成目录的文字的大纲级别。如果将大纲级别设定为1级,那么就是1级目录,一般我们会设置到3级,这样会生成1、2、3级目录。设定好后,在要插入目录的地方,点击“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就可以了。格式在另外设置下就行了。" J- y! l2 v5 w+ U6 c
( C0 q% b8 Y+ N& K3 }1 k现在来说说这两个的简单解决办法。
7 R0 D9 k1 B5 \
. \! e, H9 e/ n7 n% l' |# e首先都要设置成段落编号。将你要设定的一级目录设定成一级编号,二级目录设定成二级编号等等。参考文献一样,设置成段落编号。设定成段落编号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插入或者删除其中的某个项目时,其后面的变好会跟着变动,所以这就解决了因添加删除中间的项目,而要同时修改后面的编号问题了。0 V0 ]2 |: D# K3 E6 U6 f+ ?
' M4 x7 s8 Y7 _4 q M6 B) I9 _# y
目录的更新,只需要在“大纲视图”下点击更新目录,或者在页面视图的目录上,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即可。$ l3 Z" Q0 I9 M& v9 Z& j- e7 T
9 }# n$ Z J: p8 k. c. i) B
将参考文献设置成段落编号后,在需要插入参考文献引用的地方,点击“插入”-->“引用”-->“交叉引用”,找到相应参考文献的编号就可以了。然后再自己设置一下格式。
$ {. A+ U: c" v5 C* } o4 D! N0 G) D5 p
还有几种方法,从网上摘录下来的。
$ u2 X! M8 p. E5 A; p
/ h. M9 K" s* b# q$ S9 I9 F4 |' y3 {(一)采用书签、交叉引用方法: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 % _9 `" U, s# ^: }
: B4 U1 x9 X: D步骤如下: / `* M6 |! R3 W
* ~8 y, k3 u% m9 v5 A- I
(1)在word文档末尾添加几个文献,如:
$ X! y1 h2 l, I) C1 \, J8 w6 _$ K6 \3 H5 g
[1] 杨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 x% @' c) W" E# i x: s, ?4 I
2 U) m+ U* T8 T% q' O% {6 i+ v, c[2] Peter Weverka. Diane Poremsky.中文Word 2002专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 L$ C* e) l" C' _6 e6 Y7 @
9 ^7 c" B; B! i }2 M 注意,输入时应采用word的自动编号。如果word没有自动编号,可自己插入(这个就不用细说了...) ; c) @4 w6 C" _" B2 p# O4 V
6 `; X4 V+ k$ z, [(2)给每个文献制作成书签。如,选择“杨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插入——书签,输入书签名(杨秀章_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然后添加。注意书签名必须以字母开头,可包含数字但不能有空格,可以用下划线字符来分隔文字,否则可能无法插入。书签名最好与文献名一致,这样在它位置变化后,你仍能识别它。(图1)
9 a: e7 \6 z2 U' o
6 l8 ]4 G. i9 c; j5 \: ^' r* B& D+ O9 m
(3)在需要引用文献的位置,执行插入——引用——交叉引用,类型选择书签,选择需要引用的项目,内容选择“段落编号”。至此,引用完成!(图2)
& O9 t m ~3 h% d8 X; g5 o6 Z; C& }, u% t) J+ c. D# i
/ x! E+ {( l' A/ e' S' x
在全篇文档编完后,全选,右键选择“更新域”,编号就会改变成文献的最新位置。6 F: s- t9 h0 B$ v
! T" j$ b) I5 p5 ]3 \
还有一个通过插入脚注的方式引用参考文献。
& Q, H& u' N( u, Q
5 y/ |& m2 _% ~1. 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脚注和尾注”。 # g9 K9 ~' o9 L) D8 ]$ n V* ^- z
(已搜索,无重复)
8 v: F6 ^5 _7 `" U8 o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对论文而言)。 ; U- {( _1 ]: D3 v- E% ~% N2 i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 K2 q" S. F! ?3 |0 U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0 s# D3 c3 r+ c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 c* J# @4 Z; g3 {' v8 n#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 Z) T' I7 W6 W- o9 d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 ?/ C; n' V5 L" i' T% E& j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 T" b6 ~5 F, \9 I( y. ~, t7 y- t- v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 H5 }# D6 U8 i6 Z8 W& O1 ~. M+ }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 e4 H5 p# ~/ k# S! p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6 V' V: A J& v, u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8 d; G8 A. C% ^0 d* Q& N$ i/ J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具爽!
3 w/ S: ]# c2 n$ k" h" D. v& A6 F7 n1 B3 I
存在一个小问题: # o- o u+ o) P9 R! Q" I
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 3 R8 y9 k( w6 P% T$ H
& f+ a) K& u#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