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N1 是在2009年首次出现并在全球迅速蔓延的新型流感病毒,它导致千人死亡。现在,H1N1在每年流感流行期间均会传播。
一个来自中国、澳洲和美国的研究团队以数学模型分析了2006年至2015年期间,不同种类流感病毒株的传播情况,发现H1N1在欧洲和东亚国家呈现"不出现继而复发"的爆发模式。根据预测H1N1会在2011-2012年爆发,但并没在这些地区发生,而是相隔一年后再爆发。
基本的流行病学理论对该爆发模式的解释是:经过第一波的感染后,人们已建立了一定的免疫力,阻止病毒H1N1继续爆发。但是,当免疫力在两年后减弱,在2013年便再次有大批人士受感染。
“不出现继而复发”这模式在欧洲和东亚国家,包括英国、中国均有出现。然而,这种模式在北美地区却不一样,取而代之的是H1N1的持续性爆发,而并非隔年爆发。
何博士说:“由于普遍相信国际航班令所有已发展的国家紧密联系,欧洲与北美地区有着不同的爆发模式,实在令人讶异。”研究人员估计这与不同的疫苗接种政策有关。
在欧洲,仅有不到30%的人口接种疫苗,而美国及加拿大则分别有40%及30%人接种。尽管美国疫苗接种率较高,2009年北美地区对H1N1的发病率和相应的死亡率却相对欧洲较高。
H1N1疫苗在美国接种率较高,发病率及相应的死亡率是否必然会低?不同种类的流感病株相互之间存在竞争,如果它们其中之一种有优势,其他病株就不能在人群中大规模扩散。在北美,另一主要的流感病毒H3N2的疫苗缓和了该病毒的传播,从而减弱了该病毒与H1N1的竞争能力。
相反,在欧洲和东亚地区H1N1没有出现的一年,H3N2便爆发。然而,在H1N1爆发的一年,感染H3N2的人又会相对较少。
何博士强调:“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但若大众接种的疫苗针对的病毒株并非该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疫苗的有效性降低,便出现大量人受感染。因此,目前最迫切的是深入研究接种疫苗政策的影响、更准确预测未来关键流感病毒,以及设计更佳的疫苗。”
此外,除了发现疫苗的免疫能力失效迅速之外,何博士的数学模型亦能评估传播率和受感染的总人数。研究结果亦预测H1N1和H3N2将会在多个国家交替变成主流。
何博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包括理大护理学院杨琳博士及电子及资讯工程学系谢智刚教授分析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库FluNet中138个国家确诊流感病人的相关资料。他们的数学模型及研究结果备受国际知名的数学家认同,亦已在今年Scientific Reports 上发表。
来源:生物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