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个世界会好吗?-病毒与人类

[复制链接]

883

帖子

822

学分

7696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2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2:2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几年来,由于信息的畅通,不同地方的重大疫情,牵动的是全球每个角落的人们:中东呼吸征(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埃博拉病毒(Ebola)、禽流感,SARS。再有一些就是人们已经熟悉的艾滋病(HIV)、乙肝病毒(HBV),那么人类社会怎么了,会变得更好吗?我们应该怎么面对?

目前的形势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另外两名来自日本、瑞典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防治重大疾病——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中的突出贡献。诺贝尔奖的颁布体现了科学界对重大疾病的关注。近年来一些新发传染病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自2014年以来,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等西非国家Ebola病毒肆虐,世界卫生组织(WHO)全力协调,阻止和预防病毒扩散。另外MERS的出现也引起了局部地区的恐慌。在WHO各成员国的通力协作下,MERS仅仅在中东和韩国出现少数病例。因此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防止重大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已经不是一个国家能解决的事,WHO呼吁国际合作,科技发达国家及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中国在重大传染病领域的突破
2015年美国和加拿大的Ebola病毒的疫苗已经开始应用到西非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陈化兰(女)、科学院微生物所高福研究员等对重大传染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陈化兰研究员对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机理、流行病学以及病毒跨种间传播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她被评选为2015年联合国杰出女科学家。高福研究员对流感病毒、非典(SARS)、MERS及Ebola等病毒的致病机理及病毒的传播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高福研究员获何梁何利奖等重大科研奖项。2016年高福研究员实验室关于Ebola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Cell上。他们的研究为防治这些病毒提供了保证。曹雪涛院士则从病毒致病的免疫学机理中取得突破, 并且探讨非编码RNA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中国科学在基础研究中成绩显著,尤其高福院士及陈化兰研究员的研究给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提高了理论依据,比如禽流感的传播可能来自中间候鸟的迁徙或者活禽,因此建议关闭或暂停一些大型活禽的交易市场。
中国科学家的成绩引起世界的注意,这些科技突破为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增强了信心。

合作成为必然
中国在经历了SARS后,对突发性传染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Ebola病毒在非洲爆发后,中国在WHO的协助下,在西非国家的配合下,主要做了这些工作:中国科学家为西非国家培训公共卫生师资队伍,为当地留下一支不带走的防治传染病的队伍。培训对象为医务人员、基层管理者、社区领袖或政府工作人员、社区卫生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在为期6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为西非国家培训公共卫生师资1万人。培训内容涉及Ebola流行特点、中国应对传染性疾病的经验、WHO防控策略和措施、病例管理、密切接触者追踪和感染控制、健康教育、污染环境和物品的无害化处理等。
中国政府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援建利比里亚诊疗中心,为塞拉里昂建成移动生物安全实验室(P3级别),固定P3实验室,援建利比里亚诊疗中心。中国政府自2014年4月至9月先后组织实施了3轮援助举措,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防护救治的物资、食品及现汇援助,派遣了公共卫生专家组和医疗队。中国政府向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等西非疫区派出医疗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实验室检测人员等共600余人次。中国的政府及科学家的工作举世瞩目,并且受到WHO总干事陈冯富珍的高度赞扬。

新的合作模式启动
2015年9月底,中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次召开双边合作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关于面对突发传染病、实验室安全和全球健康安全挑战的研讨会(CAS-NAS Workshop on the Challenges of Emerging Infections,Laboratory Safety, and Global Health Security)。会议主要在六个方面进行交流:(1)安全-保证-规则-进展(The“Safety-Security-Regulation-Progress”);(2)流感(Infuenza);(3)埃博拉病毒及其他(Ebola and beyond);(4)中东呼吸征(MERS);(5) 基因功能研究(Gain ofFunction Research);(6)高污染性实验室方面(High-Containment Labs: Safe, Secure,Productive, and Sustainable);(7)提高合作领域的圆桌讨论(Roundtable discussion and Areas forEnhanced Cooperation)。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教授致开幕词。美国科学院由副院长Diane Griffin教授领衔,中方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副主任高福院士领衔(下图),参加的科学家主要来自CDC、军事医学科学院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笔者主要就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与生命伦理方面阐述观点,目前科学家及公众对该方面越来越关心,而东西方在此生命伦理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比如对待编辑胚胎基因的问题上 ,西方国家注重尊重生命的本身,而东方国家强调拯救生命及生命的延续,因此沟通交流更显重要。双方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初步确定在科技人员交流及培训方面展开切实可行的合作以及在重大疾病信息交流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会议决定,中美科学家的这种交流将持续进行,不久的将来会在美国召开交流会议,形成交替主持的传统。根据中美经验以及WHO的预防措施,目前应对防控传染病,主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关注“贫穷”病、关注非洲;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能力;研发有效的抗传染病手段,疫苗、抗体、药物等。

追溯以往,黑死病(Black death)、天花(Small pox)、1918大流感等均对人类文明及人口增长造成了重大影响。在完成西非Ebola疫区的任务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CDC副主任高福博士在Science 发表了题为On the ground in Sierra Leone“埃博拉病毒对西非文明的影响的评论, 呼吁青年科学家们共同努力,面对这些威胁人类的病毒。

传染性疾病对人类文明的破坏显而易见,但事情都有两面性。人类开始思索:人类行为的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比如,禽流感和MERS等是由于人类接触了中间宿主候鸟、骆驼等引起的疾病;而1910年在东北出现的肺鼠疫,也是由于人类捕杀当时的皮毛供应者——旱獭,最后在伍连德博士的带领下扑灭。因此,人类在向大自然探索的时候,应该考虑如何避免出现这样的悲剧。
目前另一种病毒寨卡病毒(Zika virus)开始在南美蔓延,WHO认为,该病毒可能会引此新生儿小头症状,警告当地育龄妇女防止传播该病毒的蚊子叮咬。WHO已经宣告寨卡病毒的蔓延为突发公共事件,各个国家应积极合作统一行动因此,开展国际合作对于目前以及将来的传染病防治等显得尤为重要。

注:本文被科学通报接受,有小的改动。(此前有过一篇简版)
原标题:应对突发性重大疫情, 全球性合作正在兴起。
来源:科学网  马中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11-6 11:02 , Processed in 0.15631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