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5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磅: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出炉,病毒学三项成果入选!

[复制链接]

883

帖子

822

学分

7696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2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21:2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今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全部揭晓。今天上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十五年举办同样的盛会,足见国家科技奖“成色之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中“成色”最高的国家最高科技奖今年却再度空缺。这是继2004年之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二次出现空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家科技奖共分五大类: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际科技合作奖。其中,最受瞩目的自然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该奖须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由国家主席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为500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金就少得多:一等奖为20万元,二等奖为10万元,特等奖为100万元。

我国病毒学领域获得三项大奖、其中我国艾滋病新流行形势下的综合防控策略及应用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机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我国艾滋病新流行形势下的综合防控策略及应用研究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国艾滋病新流行形势下的综合防控策略及应用研究 尚  红,吴  昊,张林琦,汪  宁,陆  林,王  哲,何  维,姜拥军,韩晓旭,徐俊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清华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艾滋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现有治疗手段仍不理想。本项目针对我国艾滋病防治中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在“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盖项目等课题共同资助下,对中国艾滋病疫情的新流行形势,及应对艾滋病疫情新变化的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通过对20余年我国艾滋病疫情及主要流行毒株在时间、空间、人群间的分布特点的研究,明确了我国艾滋病流行的新形势:传播途径由静脉注射吸毒和既往非法采供血途径为主,转变为以性传播途径占主要构成形式;在各类高危人群中,男男性接触(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居我国首位,MSM中高比例的无偿献血行为危及血液安全;发现了我国HIV主要流行株由B’/C重组、B’亚型毒株为主转变成以CRF01_AE亚型为主,部分毒株已经在传播过程中适应宿主免疫应答反应发生适应性进化,发现了我国MSM人群已经有新型重组病毒生成并传播;发现我国MSM HIV感染者疾病进展速度快于欧洲等多国MSM人群,并全面揭示了导致疾病进展速度变化的关键因素;发现我国HIV感染者耐药呈现新特点。为应对疫情变化,探索了适合我国的有效艾滋病综合防控策略:推动我国血站系统启动了核酸筛查,显著降低了新时期经输血途径感染HIV的风险;通过对MSM开展扩大HIV检测和行为干预,降低MSM人群中HIV传播风险;早期抗HIV病毒治疗及免费梅毒筛查/治疗显著降低MSM人群的HIV新发感染率水平;加强对MSM中流行毒株及耐药的监测及针对CRF01_AE亚型毒株的疫苗研究;明确了影响我国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创新性生物学标志物,获得了适合我国艾滋病毒的疫苗研发与评估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在《nature》、《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Clinical chemistry》和《Journal of virology》等SCI收录杂志发表,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对全国包括艾滋病高流行区在内的数千人次进行了艾滋病检测、病情监测和抗病毒治疗培训,成果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对有效遏制我国艾滋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清华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1、 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转变的新动向;发现了我国艾滋病病例中MSM所占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明确了该人群艾滋病疫情难以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发现了MSM已成为我国血站HIV阳性献血员的主体人群,推动全国25省市血站系统开展核酸筛查,降低窗口期艾滋病传播风险。
2、 首次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国MSM人群中流行的主要传播簇,揭示了其在我国的起源及传播路线,明确了当前在MSM人群HIV疫情快速扩散的最主要毒株;且在国际上报告并命名了两个新型重组病毒株,为HIV疫情监测提供了新预警及监测靶标。
3、 首次报道了我国MSM人群艾滋病疾病进展速度显著快于其他途径,获得了疾病进展相关的病毒学、免疫学和遗传学因素,发现一组可预测艾滋病快速进展的miRNAs,推动艾滋病早期/急性期治疗,降低艾滋病死亡率。
4、 全面阐述了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确了HIV合并HBV、HCV感染疾病特征及对抗病毒治疗疗效、病死率的影响。
5、 首次构建了覆盖我国主要流行株最广的假病毒评价体系,获得了适合我国艾滋病毒的疫苗研发与评估的关键技术,为疫苗研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及平台储备。

推广应用情况:
首次发现我国MSM的献血行为危及血液安全,核酸筛查策略在全国血站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发现我国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高,MSM在全国报告HIV/AIDS病例所占比例快速增加,推动全国医院和疾控系统开展了对MSM人群的扩大HIV筛查;发现我国MSM人群艾滋病疾病进展快,开展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HIV传播风险,推动全国启动了早期抗病毒治疗;发现了MSM人群中的主要HIV流行毒株,其中影响最广的一株CRF01_AE毒株已经被用于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HIV粘膜疫苗项目;在国际上首次鉴定了新型艾滋病重组病毒,为HIV疫情监测提供了新预警及监测靶标,已经在我国艾滋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构建的覆盖我国主要流行株最全面的HIV假病毒中和抗体评价系统,在国内外研究机构被推广应用,推进了针对我国HIV流行株的疫苗和治疗研究;艾滋病病毒基因型耐药研究成果应用于“十二五”重大专项耐药检测试剂的研发;同时本项目建立的标准化艾滋病基因型耐药检测技术,及时推广至十余个省市,提高了我国抗病毒治疗疗效。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2014年11月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我国艾滋病疫情特点、疾病进展关键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
2014年1月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河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检测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2010年8月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HIV-1耐药性监测In-house技术;
2010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云南省二十年艾滋病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与应用;
2007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云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1.HIV感染疾病进展分子标志物miR-31 授权号:ZL 2012 1 0305977.5 授权日期:2013年5月29日证书编号:第1202006号;
2.HIV感染快速进展分子标志物-miR-99a 授权号:ZL 2012 1 0306109.9 授权日期:2013年9月18日证书编号:第1275606号;
3.HIV感染快速进展分子标志物miR-200c 授权号:ZL 2012 1 0305841.4 授权日期:2013年9月4日证书编号:第1265729号;
4.HIV感染快速进展分子标志物miR-503 授权号:ZL 2012 1 0305175.4 授权日期:2013年9月25日证书编号:第1277548号;
5. HIV感染快速进展分子标志物miR-526a 授权号:ZL 2012 1 0305978.X 授权日期:2013年5月29日证书编号:第1201478号

主要完成人情况:
尚红:第1完成人,正高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2008年及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在项目的总体设计、组织实施、协调、论文发表、成果总结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全面地阐述了我国HIV感染重点人群的疫情特点和行为学特征,深入分析了我国HIV传播规律及进化特征;揭示了影响我国HI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免疫学、病毒学关键因素,发现了疾病进展相关的创新性分子标志物,获得了艾滋病综合防控策略。
吴昊:第2完成人,正高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一项。阐明了我国MSM人群HIV疾病进展速度快于欧洲等国外MSM人群,明确了疾病快速进展的相关因素;阐述了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获得了高危人群和HIV感染者发生HBV、HCV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重要危险因素。
张林琦:第3完成人,正高级,清华大学。阐述了我国HIV感染MSM人群的疫情特点和行为学特征,构建了覆盖我国主要流行株的假病毒评价体系;建立了全新疫苗研究关键技术;系统评估了新型抗HIV多肽sifuvirtide药物。
汪宁:第4完成人,正高级,中国疾控性艾中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两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三等奖两项。首次明确了过去20年我国报告HIV感染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转变趋势;首次明确了我国艾滋病防控关键人群中的HIV感染率/新发感染率水平以及向普通人群传播HIV的风险。
陆林:第5完成人,正高级,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首次报道了我国西南部艾滋病疫情HIV传播途径已由IDU途径向异性性传播途径转变,及由HIV相关传统高危人群(IDU和暗娼等)向普通人群转变的特征;承担了大规模HIV高危队列和感染者队列的建立和随访。
王哲:第6完成人,正高级,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四项等。承担了大规模HIV高危队列和感染者队列的建立和随访,获得了适合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
何维:第7完成人,正高级,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首次揭示了HIV感染疾病进展相关的γδ T细胞特征,研究了IL-15作为免疫佐剂对HIV疫苗效果的影响。
姜拥军,第8完成人,正高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研究了天然免疫与疾病进展的关联性,明确了自然杀伤细胞在HIV感染中的功能变化和作用。
韩晓旭:第9完成人,正高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首次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我国HIV传播特点及进化规律,构建了覆盖我国主要流行株的假病毒评价体系。
徐俊杰:第10完成人,副高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HIV高危MSM队列和急性期感染者队列;阐明了我国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水平及关键影响因素等。
张子宁:第11完成人,正高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首次发现一组预测HIV快速疾病进展的microRNA标志物。
耿文清:第12完成人,正高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担天然免疫与疾病进展的关联性研究,明确了树突状细胞在HIV感染中的功能变化和作用。
刘静:第13完成人,副高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担HIV感染者急性期及慢性期抗病毒治疗,建立完善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等体系。
赵彬:第14完成人,中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担HIV感染者的耐药研究,明确了耐药流行株的主要特征。
丁海波:第15完成人,中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担HIV感染者急性期及慢性期抗病毒治疗。

2.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机制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机制  舒红兵(武汉大学),钟  波(武汉大学),王延轶(武汉大学),李  颖(武汉大学),雷曹琦(武汉大学)
在人类抗病毒研究的历史上,充满了诸多传奇;今天,人类迎来了抗病毒免疫研究的新时代,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舒红兵和他的同道们正在这个领域书写新的篇章。2011年12月,44岁的舒红兵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全国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最年轻的院士。一个来自重庆荣昌县偏僻乡村的山里娃,勇于进入生命科学的前沿阵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细胞凋亡与抗病毒反应的信号转导研究”中,舒红兵等发现了新基因,并系统性研究了它们在细胞凋亡和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调节作用,为人类理解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这一成果获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这只是舒红兵在抗病毒免疫研究领域取得的诸多成果之一。选择抗病毒免疫研究,与他从小的经历不无关系。9岁丧母,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创痛,也让他萌发了探求生命奥秘的强烈愿望。自进入兰州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到美国Emory(爱默里)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一步一步开始寻找人类抵抗疾病的崭新途径。
舒红兵注重做基础性研究,坚持从源头创新,筛选新分子,发现新机制,揭示新规律,解决生命科学中的重大问题。以他在美国发现的一个免疫分子为靶标,一家公司已经研发出了药品,用于红斑狼疮的治疗。他说,基础性研究的意义正在于此,从理论源头创新,发现新的分子,为疫苗、药物研制提供新的靶标。“虽然我们做的只是很小一步,但那一步可能构成了人类最终征服某类疾病的一环。”
病毒感染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给生命健康蒙上一层阴影。目前,国家资助项目主要集中于对病毒本身的基因变异、传播、抗药和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对宿主细胞和机体抗病毒感染的机理关注较少。
舒红兵认为,在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中,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应该有所作为。于是,他带领团队瞄准了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前沿的课题:在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宿主细胞和机体如何启动清除病原微生物的炎症反应和天然免疫。
2008年9月,舒红兵研究组用功能克隆的方法,发现了一个新的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重要接头蛋白MITA,填补了病毒核酸信号转导的空白。“仅是在筛选基因这部分工作上,我们就花了一年时间。”2010级博士生雷曹琦说。这项最新研究成果为了解如何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提供了新线索。
尽管他在美国一待就是10多年,却并未加入美国国籍。他告诉自己,总有一天要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报答党和国家以及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2005年,舒红兵应聘成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他把对科研的无限热爱和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带给了他的团队。
郭德银教授说,虽然院长事务繁多,但舒红兵始终没有放弃科研工作,一有时间就泡在实验室里。副教授刘江东更有感触,“他坚持给本科生上课,课堂中把科研中的前沿问题与知识点结合起来,采取设问、互动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们对生物领域的好奇。对我们青年教师教学也很有启发。”
舒红兵有时也亲自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有一次要做一个同位素实验,但几天后却未收到学生关于实验的任何反馈。舒红兵明白,学生们对同位素的放射性有畏惧心理。于是,他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同位素实验室,亲自示范同位素实验的操作,不到两天就完成实验。他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们明白,只要防护得当,仔细操作,同位素也没什么可怕。
作为首席科学家,他主持了武汉大学理科第一个973项目,发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大学影响因子最高的3篇研究论文,在国际刊物上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论文被同行广泛引用。他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将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首届杰出成就奖收入囊中。
目前,舒红兵主要研究人体细胞抵抗病毒感染的机制。他表示,希望对这些机制的了解,有助于新型抗病毒疫苗和药物的开发,对病毒感染疾病的防治作出贡献。
3.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关键技术推广应用 侯金林,王福生,戴立忠,孙  剑,廖家杰,鲁凤民,王战会,陈香梅,张喜全,汪  艳 南方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下仁心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该项目针对我国慢乙肝防治面临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等重大问题,经过20余年的协同攻关,在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转化医学的理念,首创一系列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新方案,揭示与治疗应答和疾病进展的新机制,创新并推广纤维化和病毒定量的新技术,这些重要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慢性肝病研究的科技进步,开拓了慢乙肝个体化治疗中国之路。
首创一系列慢乙肝抗病毒治疗新方案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国有9700万慢性HBV感染者,每年有近50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的肝癌及终末期肝病,全国医疗年支出约2000亿元人民币。耐药率高是我国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治疗1年耐药发生率最高达14%,5年则高达70%。针对这一严峻挑战,项目组首创根据“路线图概念”设计个体化治疗新策略—即对抗病毒治疗第24周疗效差的病人抢先干预,调整后续治疗方案。在全国24家研究中心的599例患者的研究发现“路线图概念”治疗新策略可使替比夫定抗病毒疗效从61.2%提升至76.7%,耐药发生率从25.8%降至2.7%;项目组关于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乙肝的研究结果以及对特殊人群的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均改写了美国、欧洲和亚太肝病学会指南,在全球范围完善了抗乙肝病毒治疗的应用,改变了临床实践。针对抗病毒治疗应答不佳患者,项目组采用国产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的联合治疗可使其病毒抑制率达到82%,确立了以国产药物为主的难治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推动了国产抗病毒药物的普遍使用。
揭示影响慢乙肝治疗应答和疾病进展的病毒学和免疫学机制
项目组通过大样本调查和体外功能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9种导致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感染的S基因插入和联合点突变,在阐明HBsAg阴性HBV感染机理的同时也促进了新一代HBsAg检测试剂的开发及供血筛检方案的改进。依托于大规模临床研究队列,项目组开展了一系列转化免疫学研究。慢乙肝患者体内滤泡辅助性T细胞可以通过分泌IL-21作用于B细胞促进HBV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特别重要的是基线乙肝核心抗体(HBcAb)在独立的大样本队列可以预测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控制,这是乙肝转化医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另外,项目组揭示了白介素-22和补体系统促进乙肝相关纤维化发生以及杀伤性CD4+T细胞功能与肝癌发生和疾病进展相关,这些研究有助于从新角度认识乙肝治疗后的免疫控制,为预测和干预疾病进展提出新的生物标志物和靶标。
创新并推广肝纤维化和乙肝病毒定量新技术
作为乙肝大国,目前国内尚缺乏高灵敏的核酸定量检测试剂,而乙肝病毒定量检测对于患者启动治疗、调整方案以及停药至关重要,否则容易误判误治!项目组经过艰苦攻关,自主研制出新型乙肝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其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线性范围等质量参数与国际主流试剂相当,而价格明显低下,已在全国100多家省市三甲医院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应用。针对传统肝组织纤维化半定量分析系统不能充分有效地反映复杂的组织学信息,不能满足临床实践需求这一缺陷,项目组首次提出并验证了结构学定量创新肝活检诊断的新技术。这种技术不需组织染色,用计算机扫描组织纤维自发光可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进行准确精细和可重复性地测量分析,满足临床诊治需求。针对乙肝发病沉默和隐匿性的特点,项目组通过大规模队列肝硬度测量的系统随访研究,确定了我国正常人和肝硬化患者的诊断界值以及肝硬化的无创诊断流程,可使60%~80%慢乙肝患者免于肝活检,同时形成国内首个专家共识,引领了肝硬化无创早期诊断新方向。
项目的研究成果自2011年起被纳入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国宣讲—慢性乙型肝炎耐药管理和优化治疗,在全国41个城市巡讲,培训医务人员6000余名,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推广应用使27万例乙肝患者受益,5年来共避免了约10 万例耐药患者的产生,减少了因耐药带来的负担,节省大量医疗资源,造福中国广大慢乙肝患者,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360

帖子

1831

学分

10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31
QQ
沙发
发表于 2016-1-8 23:33:16 | 只看该作者
都是业界大家,佩服!

130

帖子

44

学分

715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

积分
44
板凳
发表于 2016-1-9 11:56:16 | 只看该作者
佩服。。

377

帖子

235

学分

3283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

积分
235
地板
发表于 2016-1-9 17:21:5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科技飞速发展呀,科技强国看来不远了

73

帖子

61

学分

1177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

积分
61
5#
发表于 2016-1-21 14:06:30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科学 令人敬畏!!!

311

帖子

102

学分

1024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

积分
102
6#
发表于 2017-5-4 07:47:06 | 只看该作者
棒棒哒机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11-23 14:50 , Processed in 0.09679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