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院士揭开巨型病毒的神秘面纱

[复制链接]

483

帖子

363

学分

5259

金币

VIP荣誉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22:0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异常大的病毒(称为巨型病毒,mimivirus)其表面一种关键蛋白的结构,从而有助于确定其宿主和未知的功能。相关研究结果将刊登在六月二日发行的Cell旗下子刊《Structure》杂志。
巨型病毒最初被认为是一种细菌,因为它比大多数病毒要大得多。在1992年,它由法国科学家分离出来,但直到2003年才确认它是病毒。
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普渡大学Hanley杰出生物科学教授Michael G. Rossmann指出,研究人员已经在实验室中对该病毒进行了研究,并用其感染了阿米巴原虫,但其野外的自然宿主,以及关于病毒的许多细节,仍然是未知的。
他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关键的酶样蛋白(称为R135)的结构,它被包含在病毒外表面上的纤维中。R135的结构类似于一种酶,称为芳基乙醇氧化酶,它存在于一种真菌中,并参与降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木质素。
Rossmann说:“这能告诉我们关于巨型病毒自然宿主的一些信息。我们认为,肯定有另一种宿主,不同于阿米巴变形虫,并且这种酶有助于病毒进入这种宿主。也许R135参与了木质素的降解,所以,病毒可以进入诸如含木质素的藻类这样的宿主。”
巨型病毒也被发现大量存在于牡蛎中,从而表明了存在另一种宿主的可能性。抗巨型病毒的抗体已在人类中发现,该病毒也被发现存在于人体中的特化细胞(称为巨噬细胞)中,但它是否真正感染人类,尚不明确。
普渡大学与Rossmann共事的助理科学家Thomas Klose指出:“我不想说它会感染人类,但它可以在人类中传播,因为巨噬细胞可摄取这种病毒,它可以在这些细胞中传播。总的来说,还有很多个未知数。”
巨型病毒已知是最大的病毒之一。这种病毒接近于细菌的大小,直径大约为半微米,比引发普通感冒的病毒大10倍以上,大到足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其他病毒太小,用传统的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
Klose说:“这是一个最大的病毒,大约有一千个基因,其中许多基因有未知的功能,它似乎像是多种酶的一个大熔炉。”
R135蛋白可能在该病毒与一个较小“卫星病毒“(简称为Sputnik)的关系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Sputnik被称为卫星病毒, 是因为它只有与另一种病毒相结合才能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是指巨型病毒,其在实验室研究中感染变形虫。而在单细胞变形虫体内,Sputnik和巨型病毒的DNA被复制,从而使病毒能够繁殖。
Rossmann说:“很可能这个R135是Sputnik用来与巨型病毒共感染的蛋白质。”
这项研究的其他作者还包括:Klose、前任实习生、现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研究生的Dominik A. Herbst、普渡大学化学系的研究生Hanyu Zhu和Joann P. Max、化学系教授Hilkka I. Kenttämaa。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称为X射线晶体学的技术,确定了该蛋白质的结构。
原文摘要:Summary: Mimivirus was initially identified as a bacterium because its dense, 125-nm-long fibers stained Gram-positively. These fibers probably play a role during the infection of some host cells. The normal hosts of Mimivirus are unknown, but in the laboratory Mimivirus is usually propagated in amoeba. The structure of R135, a major component of the fibrous outer layer of Mimivirus, has been determined to 2-Å resolution. The protein's structure is similar to that of members of the glucose-methanol-choline oxidoreductase family, which have an N-terminal FAD binding domain and a C-terminal substrate recognition domain. The closest homolog to R135 is an aryl-alcohol oxidase that participates in lignin biodegradation of plant cell walls. Thus R135 might participate in the degradation of their normal hosts, including some lignin-containing algae.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6-1 20:42 , Processed in 0.15604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