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移帖]我国研制成功纳米级酸性干燥消毒粉防治口蹄疫

[复制链接]

748

帖子

744

学分

3748

金币

病毒学院研究员

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5 14:4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帖由论坛会员Rojjer发表于 2008-3-28 17:31

中国农业大学3月26日发明成功一种能够有效防治猪口蹄疫的纳米级酸性干燥消毒粉。

试验检测显示,这种干粉消毒剂对口蹄疫病毒有非常显著的杀灭作用。研究者之一的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赵兴波说,干粉呈弱酸性,而口蹄疫病毒对酸碱均十分敏感,故而酸性的环境能够明显抑制和杀灭病毒。但由于液体酸的时效短,过氧乙酸等喷洒后酸性仅能持续几小时,而固体酸则具有持续时间长、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特点。

经现场微生物检测显示,喷撒干粉一小时后,空气中大肠杆菌菌落数略高于液体消毒组,平皿培养大肠杆菌菌落数为13个左右,但随后的检测显示,使用干粉消毒的畜舍内,空气中大肠杆菌数和杂菌数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12小时后达到最低,和液体消毒剂12小时后细菌数不可计数形成鲜明对比。赵兴波说,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在畜舍内外喷洒消毒液达到消毒环境,它的缺点是消毒时效短,易受环境潮湿、酸碱度、粪便、饲料污染等因素影响,会增大致病微生物繁殖的几率。这种新技术克服了液体消毒剂潮湿、消毒时效短、受环境因素干扰大的缺点。采用无毒、无污染的纳米新材料,对人和动物没有任何危害,动物接触到干粉颗粒也没有任何副作用。

赵兴波说,由于纳米级颗粒分散好,通过鼓风机扬撒,干粉颗粒弥漫舍内长达30分钟,可以触及每一个空隙,故而消毒无死角,环境干爽,能够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试验表明,这种干粉还能吸附环境中的水和病毒,有很好的收敛性,能够促进猪外伤创口愈合。在对广东、江西、湖南、山东等省市数十家猪场几十万头猪试验证明,对口蹄疫的防治有明显效果。山东某猪场场长表示,在使用该技术干粉消毒剂后,猪场环境明显改善,场内刺鼻的氨气没有了,小猪生活在干爽舒适的环境中,不再是以前那种潮湿、肮脏的环境,猪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仔猪成活率95%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便大家学习,在这里介绍一下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最易感染的动物是黄牛、水牛、猪、骆驼、羊、鹿等;黄羊、麝、野猪、野牛等野生动物也易感染此病。本病以牛最易感,羊的感染率低。口蹄疫在亚洲、非洲和中东以及南美均有流行,在非流行区也有散发病例。
  
  口蹄疫发病后一般不致死,但会使病兽的口、蹄部出现大量水疱,高烧不退,使实际畜产量锐减。另外,有个别口蹄疫病毒的变种可传染给人。因此,每次爆发后只能屠宰和集体焚毁染病牲畜以绝后患。由于口蹄疫传播迅速、难于防治、补救措施少,被称为畜牧业的“头号杀手”。
  
  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疮病毒属(Aphthovirus),是偶蹄类动物高度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的病原。在病毒的中心为一条单链的正链RNA,由大约8000个碱基组成,是感染和遗传的基础;周围包裹着蛋白质决定了病毒的抗原性、免疫性和血清学反应能力;病毒外壳为对称的20面体。
  
  FMDV在病畜的水泡皮内和淋巴液中含毒量最高。在发热期间血液内含毒量最多,奶、尿、口涎、泪和粪便中都含有FMDV。不过,FMDV也有较大的弱点:耐热性差,所以夏季很少爆发,而病兽的肉只要加热超过 100℃也可将病毒全部杀死。
  
  FMDV的免疫是依赖T细胞的B细胞应答,疫苗接种主要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
  
  患口蹄疫的动物会出现发热、跛行和在皮肤与皮肤黏膜上出现泡状斑疹等症状。
  
  排病毒量以在病畜的内唇、舌面水泡或糜烂处,在蹄趾间、蹄上皮部水疱或烂斑处以及乳房处水泡最多;其次在流涎、乳汁、粪、尿及呼出的气体中也会有病毒排出。
  
  恶性口蹄疫还会导致病畜心脏麻痹并迅速死亡。
  
  人一旦受到口蹄疫病毒传染,经过2-18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表现为发烧,口腔干热,唇、齿龈、舌边、颊部、咽部潮红,出现水泡(手指尖、手掌、脚趾),同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或腹泻。患者在数天后痊愈,愈后良好。但有时可并发心肌炎。患者对人基本无传染性,但可把病毒传染给牲畜,再度引起畜间口蹄疫流行。
  
  病畜和带毒畜是主要的传染源,它们既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又能通过间接接触传染(例如分泌物、排泄物、畜产品、污染的空气、饲料等)传给易感动物。
  
  口蹄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损伤的皮肤、黏膜以及完整皮肤(如乳房皮肤)、黏膜(眼结膜)。另外还可通过空气,也可以通过尿、奶、精液和唾液等途径传播。
  
  我国对口蹄疫的防治,预防主要通过疫苗注射接种,发生口蹄疫的则捕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6-2 11:37 , Processed in 0.10917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