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蕉可对抗艾滋病!“香蕉凝集素”可阻止HIV病毒感染

[复制链接]

1067

帖子

1032

学分

1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2:1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蕉竟然可以对抗艾滋病吗?美国最新研究显示,香蕉内含一种蛋白质“香蕉凝集素”可以阻止HIV病毒感染,效果跟现有两种抗HIV药物一样好,而且价格更便宜,不过这种蛋白质是提炼出来的,民众直接吃香蕉并不会达到效果。

很多人喜欢饭后来根香蕉帮助消化,现在美国研究学家发现香蕉竟然可以对抗艾滋病、C型肝炎等各类病毒,这篇研究发表在新的化学研究期刊,指出香蕉内的一种蛋白质“香蕉凝集素”,它能够辨识如病毒等外来物质,和病毒表面的醣分子结合,接着改变分子结构,让病毒变成无害,人体的免疫系统能轻易的去除,病毒如果想通过凝集素得经过多次突变,目前已经在老鼠身上实验成功。

研究人员相信,伊波拉病毒也能用同样的方法治疗, 而且克服了原本会导致发炎过敏等副作用,科学家也发现香蕉凝集素,对抗艾滋病毒的效果 ,跟现在两种艾滋病药物一样好 ,不过香蕉凝集素是提炼而成,民众直接吃香蕉并不会达到效果,距离人体的实验也可能还要很多年,虽然目前还有许多难关要克服,但能找一次解决各种病毒的成分,还是值得好好试一次。


抗艾滋病新思路:先激活后杀灭

2015年7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研究人员表示,一名在出生时即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法国少女,在停止药物治疗12年后仍处在检测不出病毒的“未发病”状态,创全球首例。她5岁时,家属因为不明原因终止治疗,她在1年后回到医院却“测不到病毒量”。

因此医生决定不要恢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但持续观察。因为可以在细胞里面找到HIV,但在血浆里没有病毒复制的情况,所以医生不认为这名18岁的少女已完全治愈,但其身体状况显示其治疗反应良好。女孩长期处在病毒缓解的最有可能原因是,她在感染不久后立即接受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合并治疗。

曾轰动一时的“密西西比婴儿”2010年出生时因携带HIV病毒而注射过3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随后一个月后其血液内未检测到HIV病毒,在其18个月时停止用药。医生于2013年因其HIV检测一直呈现阴性,宣布其被“功能性治愈”,但是很遗憾的是2014年,在患儿血液中再次被检测到HIV。这个病例很鲜明地说明潜伏的艾滋病病毒库的危害性。

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治疗艾滋病,能够有效抑制HIV病毒DNA复制。但因为HIV会以无活性的病毒库形式潜伏于患者体内,所以目前抗艾滋病治疗只能延缓发病时间,不能实现根治艾滋病的目的。

最新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策略是“激活后再杀死”,这是治愈艾滋病的关键,先唤醒休眠状态的HIV病毒,再消灭它们。他们研究发现,FDA批准皮肤病药物PICATO包含一种活性成分PEP005,具有激活潜在的HIV的功能,PEP005发挥作用的细胞信号通路是pS643/S676-PKCδ/θ-IκBα/ε-NF-κB。研究还发现,正性转录延伸因子b复合体(P-TEFb复合体)激活剂JQ1能与PEP005协同激活HIV,增加激活的病毒数量。

Picato是一种澄明无色凝胶。主要成分Ingenol Mebutate巨大戟醇甲基丁烯酸酯是一种细胞死亡诱导剂。2012年1月被FDA批准,用于日光性角化病的局部治疗。巨大戟醇是来源于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大戟全草,甘遂或者千金子的一种萜类活性成分。巨大戟醇可以作为合成巨大戟醇甲基丁烯酸酯Picato的一种关键中间体。

墨尔本大学Sharon Lewin教授表示,这项研究发现在治疗艾滋病领域将产生重大积极影响,为艾滋病患者带来希望。但要注意PEP005虽然作为抗癌药物已经获得FDA批准,但还没有在HIV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而且这个药物只属于外用药,如果治疗艾滋病,显然需要口服或注射,这需要进行相应临床研究。该研究成果于7月30日发表于《PLoS Pathogens》。


使用疫苗对抗艾滋病 美国重大发现

美国大胆的想象,用病毒疫苗破解艾滋病,一种叫做“eOD-GT8 60mer”的免疫原。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机构对它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它可结合并激活B细胞,而B细胞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传统疫苗的工作思路是,利用灭活版本的病毒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然而,采用“天然”艾滋病病毒蛋白开发的疫苗却无法引发有效的免疫反应,这是由于艾滋病病毒能逃避免疫系统的检测,并快速变异为新的病毒株。

上述两项研究认为,一种成功的艾滋病疫苗需要包括一系列相关但又略有区别的免疫原,经多轮免疫接种才能激发人体产生抗艾滋病病毒的广谱中和抗体。这与传统的“强化疫苗”思路有所不同,传统思路是让接种者多次接触同一种免疫原。

这两项研究都是关于一种叫做“eOD-GT8 60mer”的免疫原。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机构对它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它可结合并激活B细胞,而B细胞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两项研究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小鼠模型,结果都显示有希望在这种免疫原的基础上开发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科学》杂志还发表了第三项由康奈尔大学领衔的艾滋病研究,对一种人工分子复合物进行测试的结果显示,这种免疫原可激发兔子与猴子产生抗体,阻止一种艾滋病病毒株的感染。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为这3项研究提供了资金,它在一份声明中评价说,这3篇论文代表着在研发艾滋病疫苗方面的“一个重要新起点”。


五味子新药用价值 有望成为新型的抗HIV药物

临床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中药五味子,又被发现了重要的药用价值。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孙汉董院士带领的课题组,潜心研究五味子20多年,分离鉴定了425种新化合物,首次发现了一系列高氧化的、骨架重排、环系极其复杂的新颖“五味子降三萜”,并实现了其全合成,首次发现衍生物SJP-L-5具有强抗HIV活性,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抗HIV药物。

从上个世纪40年代起的60多年中,前苏联、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对五味子的研究最为活跃。其中,尤以中国学者以五味子中的联苯环辛二烯类木脂素为先导化合物创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肝炎新药——联苯双酯和双环醇的研发工作最为出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基于先前的研究条件和实验平台,是否已认清了这一重要药用植物类群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否还有前人未认知的化学成分?是否能阐明五味子这味著名中药药效功能的化学物质基础?如何更加合理、持续地开发利用中国丰富的五味子科植物资源?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孙汉董院士所带领的研究组,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用20多年时间,对24种国产的五味子科植物开展了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系统深入研究。成功分离鉴定了425个新化合物,发表研究论文110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9项已授权。

他们首次发现了一系列高氧化的、骨架重排、环系极其复杂的新颖“五味子降三萜”,并实现了其全合成,是中国学者从新骨架原创性发现到复杂天然产物的首次全合成的成功范例,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首次发现衍生物SJP-L-5具有强抗HIV活性。由于其无手性,活性强,作用机制独特,毒性低等特点,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的资助下正开展临床前的相关研究,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抗HIV药物。

基于“五味子化学研究”的重要贡献,该研究最近被评为云南省2014年度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特等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11-6 15:27 , Processed in 0.10168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