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日,第16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简称吴杨奖)颁奖典礼在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因在病原微生物跨宿主传播机制及病原感染的机体免疫原理、新发突发病原流行病学以及公共卫生政策与全球健康策略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基础医学领域奖项。
本届吴杨奖共13位中国医药卫生领域的优秀工作者获奖。其中基础医学2人、临床医学6人、药学2人、公共卫生2人。1人获得特殊贡献奖。
吴杨奖是我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非政府医药卫生奖项之一。1994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和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医药卫生领域努力钻研并作出突出贡献、被社会及同行广泛认可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工作者。截至目前,已有364人获此殊荣,其中10人获特殊贡献奖。
吴杨奖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和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于1994年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医药卫生领域努力钻研并作出突出贡献、被社会及同行广泛认可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里,先后有364位优秀医药卫生工作者荣获该项殊荣。
吴杨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非政府医药卫生奖项之一。二十余年来,吴杨奖走过了辉煌的道路,吴杨奖将继续坚持章程的目标和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吴杨奖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吴杨奖的影响力;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创新型人才的不断涌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第十六届吴杨奖获奖名单: 特殊贡献奖: | 金有豫 | 首都医科大学 | 基础医学领域: | 张 学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高 福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临床医学领域: | 吴一龙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贾伟平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周 晋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王 俊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孙颖浩 | 第二军医大学 | 罗卓荆 |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药学领域: | 王 锐 | 兰州大学医学院、新药临床前研究甘肃省重点实验室 | 王喜军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公共卫生领域: | 马冠生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曹务春 |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
(排名不分先后)
获奖人主要荣誉
基础医学领域
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遗传学系主任、教授
主要贡献:
张学教授注重基础临床结合,与国内外广泛合作,在单基因病和基因组病研究上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他发现了单基因病 9 个致病基因和基因组病 3 种致病 DNA 重排,揭示了多种遗传病的分子基础,解决了这些遗传病的基因诊断靶点问题。他在 Marie Unna 型遗传性稀毛症中发现抑制性上游开放阅读框致病突变新机制,在X-连锁先天性全身多毛综合征中发现人类特异性回文序列介导的染色体间 DNA 插入新机制,为遗传病致病突变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他揭示了家族性反常性痤疮的遗传和分子发病机制,确定该病与早发家族性Alzheimer病为等位基因病,证明γ- 分泌酶是两种疾病的共同致病蛋白。上述发现在 Science、Nat Genet 和 Am J Hum Genet 等著名杂志上发表。
基础医学领域
高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主要贡献:
高福研究员长期从事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领域研究,针对病原跨种传播机制,特别是在病原与宿主界面的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免疫细胞与感染细胞的相互识别机制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和创新性工作。在 2005 年发生的候鸟“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2009 大流感流行、2013 禽流感病毒 H7N9 以及 2014 年 H10N8 感染人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高福团队成功破解了 H7N9 等动物源性病毒溯源、跨宿主传播及耐药机制。在世界上率先解析中东地区出现的高致病性冠状病毒 MERS-CoV 病毒囊膜蛋白与宿主受体结合的晶体结构和结合动力学分析以及蝙蝠源冠状病毒 HKU9 与MERS-CoV 病毒共用受体的分析。这一系列成果为我国应对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及基于病毒囊膜蛋白与宿主互作的药物设计做出了突出贡献。
临床医学领域
吴一龙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教授、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主要贡献:
吴一龙教授是我国肺癌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肺癌领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创新性贡献: 1. 牵头创建了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积极推动我国肺癌临床研究。首次明确了我国肺癌分子分型,在此基础上,与亚太及其他地区专家合作,领衔设计实施了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随机临床研究。建立了 EGFR 突变型肺癌“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 2.肺癌外科技术研究成果成为国际参考标准之一。首次提出纵隔淋巴结系统清扫术可显著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成果被写入我国及欧美的多个肺癌外科相关指南。 3.推动了我国肺癌研究的临床转化应用。于国内率先推动将靶向药物纳入地方医保项目,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成为现实治疗方法。由于明确了靶向治疗的受益人群,避免了医疗资源浪费。4.引进、推广和发展循证肿瘤学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62 篇,总影响因子 201.1 分,其中 4 篇发表于《柳叶刀 - 肿瘤学》;编写专著教材15部;创刊《循证医学》;主持制订我国首部《肺癌临床指南》,共同主持制订《肺癌诊断和治疗规范 2011 版》,规范了我国肺癌的循证诊治。
临床医学领域
贾伟平
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教授、主任医师
主要贡献:
贾伟平教授长期致力于糖尿病的诊治与病因研究等工作,为解析中国人 2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糖尿病的防控做出重要贡献。1. 建立适用于中国人腹型肥胖诊断的新标准(腰围男性≥ 90 cm,女性≥ 85 cm)。2. 创建动态血糖监测新技术的监测标准,并牵头制订了国际上首个相关指南《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2009》。3. 发现中国人 2 型糖尿病新易感基因及新型的生物分子标志物,构建了中国人 2 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图谱和遗传预警模型。4. 创建了医院 - 社区糖尿病患者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适用于基层的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检查的系列方法。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 400 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收录论文 100 余篇,包括《BMJ》、《Diabetes》、《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等。
临床医学领域
周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主要贡献:
周晋教授的主要贡献为:1.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但亚砷酸的毒副作用明显限制了该药的临床应用,并可导致部分患者死亡。创立的“亚砷酸持续缓慢静脉输注法”基本解决了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高白细胞血症和长 QT 间期综合征这些临床医学中的疑难问题。 2. 发现了白血病细胞与人脑神经元对亚砷酸的耐受性差异,由此创立了“甘露醇暂时开放血脑屏障后亚砷酸输注法”,有效的防治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棘手问题 ---- 中枢系统白血病。 3. 发现了亚砷酸作用的细胞膜靶点和效应机制及对细胞核外基因(线粒体基因)的作用,为深入研究亚砷酸治疗白血病机制及扩大其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
临床医学领域
王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北京大学胸外科学学系主任
主要贡献:
王俊教授 1989 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1995 年获得国际抗癌联盟(UICC)ICRETT 奖学金;1997 年获美国胸外科学会 (AATS) Graham Fellow 奖学金(全世界每年 1 人得奖),在美国接受严格的临床和科研训练,先后在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 (MGH)、Mayo Clinic 等著名医学中心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作为我国胸部微创外科学的奠基人,开展了我国首例电视胸腔镜手术,引领我国普胸外科完成了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的革命性转变,并建立了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显著提高了我国肺癌诊疗水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国肺癌诊疗领域迄今唯一的国家级奖项。主持“863”等 10 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280余篇。主编专著和教材12部。
临床医学领域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校长、上海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主要贡献:
孙颖浩教授从事泌尿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32 年,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在国内率先开展解剖性前列腺癌根治术,结合中国人特点创用多项个体化关键技术,推动前列腺癌根治术在全国的推广。首次提出中国人与欧美人群不同的 PSA 诊断策略。首次发现 2 个中国人前列腺癌高度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 rs817826和 rs103294,以此建立了基于 13 个SNP 的具有中国人特征的遗传风险评分,并发现中国人前列腺癌特异的融合基因、多个 LncRNA 等分子标记物,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首创经皮肾镜大功率钬激光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创新了肾激光碎石的国际传统理念。发明了兼顾传统硬性和软性输尿管镜优点的孙氏输尿管肾镜,提高了复杂性肾、输尿管结石的碎石率,实现“一镜多能”。
临床医学领域
罗卓荆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主要贡献:
罗卓荆教授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及研究工作,以通讯作者在PNAS、Biomaterials等SCI杂志上发表论文81篇,总计IF:256.75,单篇最高IF为9.637。着眼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难题,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制具有高度仿真结构的神经修复材料,可替代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创新性采用术中电刺激技术,明显提高了神经纤维再生速度,缩短康复时间;国际上首次开展脊髓严重损伤早期髓内髓外减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针对骨衰老、骨质疏松症,应用患者和模式动物标本着重研究干细胞在骨质疏松发生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成果填补了骨质疏松干细胞缺陷理论的空白,对骨质疏松的多途径、多层次临床综合治疗及骨质疏松骨折的预防具有深远意义。
药学领域
王锐
全国政协委员、兰州大学校长助理、基础医学院院长、
新药临床前研究甘肃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贡献:
王锐教授主要从事多肽药物研究,重点探索多肽药物新药创制中若干关键技术中①代谢稳定性差且半衰期短;②难以通透血脑屏障;③高光学活性和低成本的大规模多肽制备关键技术。取得显著成绩。作为主要研创人,研发成功国内第一个合成肽类新药—胸腺五肽[(97)卫药准字X-109],非典期间该提高免疫力的胸腺五肽供不应求,为解决国家急需,组织攻关发明了大规模液相合成胸腺五肽的新方法并成功实施于制药生产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件,已授权30件,申请国际专利PCT1件,成果应用新增产值近6亿元,获去氨加压素和特利加压素新药证书2件。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28篇(一区和二区139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18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5.661,累计影响因子1349.76。
药学领域
王喜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
主要贡献:
王喜军教授主持国家973计划及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9项,创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及中医方证代谢组学,在解决中药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取得创新性成就。发表论文356篇,SCI源论文153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发明专利21项。1、提出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与方法。为解决中药的有效性等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在Anal Chem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引3000余次。2、创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系统方法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建立关联‘证候标记物-方剂效应-体内成分’的中药体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系统方法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英文定义为Chinmedomics, 已被广泛引用。在Hepat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60篇,被引2500余次;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3、创建人工种植药用植物斑枯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解决了药材绝产和农药残留的双重难题。
公共卫生领域
马冠生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主要贡献:
马冠生教授在国际同行评议期刊上已发表英文学术论文80篇,影响因子合计达219,发表中文学术论文、综述280余篇,影响因子合计达260,并主编或参与编写了《200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系列报告和《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06-2014年)系列报告。作为副主编具体负责《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的编写工作。积极参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营养改善条例》和《健康中国2020》、“贫困地区紧急状态下营养保障政策”以及《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的起草工作,组织开展国家营养重大项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和“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和营养宣教的工作,并负责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和“国家食品营养标签健康教育行动”。
公共卫生领域
曹务春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主要贡献:
曹务春研究员一直从事传染病流行病学和防控研究,将现场调查与实验室研究密切结合,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最先发现7种蜱媒传染病,其中4种在世界上首次报道,3种是欧洲以外首次报道;著名的《柳叶刀·传染病》杂志特邀他撰写中国新发蜱媒病综述。发现SARS病人体液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很快消失,为疫苗预防策略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确诊中国大陆首例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确认H7N9医院内传播,为针对性防控奠定了基础。首先发现西非埃博拉病毒在流行过程中变异增加,但病毒进化速率并未改变,为疫苗和药物开发打下基础。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British Medical Journa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71篇,影响因子累计1002。
特殊贡献奖
金有豫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咨询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
主要贡献:
金有豫教授195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后在原北京医科大学工作,1960 年至首都医科大学,筹建了药理教研组并完成了药理学科教学和学术体系建设;培养了许多医药专业人才;获2013年度吴阶平桃李奖。他还是中国药理学会发起和建设人之一;1985-2015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或特别顾问;1992-2005任卫生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主编和主译《药理学》、《新编药物学》、《临床用药须知》、《中国国家处方集(成人版和儿童版)》、《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马丁代尔药物大典》等 30 余册;参与我国药品管理工作— 1980-2012 期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疗保险目录的制定以及药品地方准转为国家标准和药品说明书的起草工作等;为我国药理学和药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多贡献。金有豫教授为人谦虚谨慎、工作兢兢业业,特别是在 1997 年退休后,不辞辛苦,继续为药学事业发挥余热,德高而望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