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 are able to read this sentence(你能够读懂这句话)"。这是《scientific babel》书中的开篇第一句话。同时,这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证明'特性的语句。很显然,如果你能够读懂里面的内容,这句话是绝对成立的,如果读不懂。。。那也就没有意义了。然而,当Michael Gordin向你展示他对历史上的科学家所使用的语言的全面记录时,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便渐渐浮出水面了:为什么当今世界上对科学有兴趣的人,比如能够拿起这本书仔细读的人,都能够顺利地读懂英文呢?% L9 V0 }' f: F
/ e3 r! v6 E; E: w) [有人可能会想,是不是英国早期全球扩张的行为,再加上美国后来居上利用其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导全球而导致英文变成了一种全球化的语言呢?然而,这并不是Gordin的观点。实际上,他认为并没有什么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J2 f- \$ v" ~$ a: g
' f9 A9 f$ [# ]$ V4 u: S" S- ^
德语,法语与英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界的三大语种。确切地讲,19世纪末英语文献的数量虽然要超过其他语种,而差别并不很大,甚至在1910年到1920年左右的时候,德语一度超过了英语与法语成为了最流行的科学语言。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使得德语在科学期刊中的使用慢慢减少,而英文变得更加主流起来。
1 O- \, H. e; l8 |$ D- {2 d7 Q% _
9 \2 |' t7 y$ Q6 ?作为化学史、苏联科学史以及冷战方面的专家,Gordin认为苏联科学家在19世纪末期需要面对的交流问题更为强烈。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集大成者,苏联化学家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他的一个助手将他研究论文中的'相(phased)'翻译为德语时错误地译为了'周期(periodic)'。这使得他还一度为学界怀疑。另外,在创新性的理论还需要用书籍出版的方式公布的年代,出版商在没有当地科学家的指导下并不太情愿承担翻译成该国的文字的任务。讽刺的是,如果不首先翻译,当地的科学家们又怎么会读懂文章的内容从而提供指导呢?
: O) h, Q: z8 G
6 i2 W4 `3 Y7 e- U$ r19世纪末期,人们普遍呼吁需要一个"辅助"或"载体"语言,这种语言需要对全世界各国人民家均平等,新鲜,而且易于学习与使用。这一要求十分符合科学语言的要求,因为知识本身就需要以平等与简练的方式传达。在此背景下,沃拉普克语成为了第一个实验对象。沃拉普克语是源于英语与德语的一个人工语种,1880年左右开始流行,然而之后就被一种名为"世界语(Esperanto)"的语言所代替了。这种语言受到德语,罗马语以及斯拉夫语的影响,曾经一度成为最成功的人工语言。然而,它在科学界的应用在1907年受到了质疑。当时出现了另外一种叫做"Ido"的人工语言。但是在一战开始时,Ido的首要支持者,化学家Wilhelm Ostwald企图该变世界语言的平等中立的特性,改变为"Weltdeutsch(World-German)"。事实证明,这一语言并不中立,而且也不成功。
" t9 U1 H* E4 }
0 j# k2 n' d( V% G; h# v# {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都狂热于学习埋藏在对方阵营语言构成的科学文献中的先进技术。政府引导开发了可以翻译语言的机器,后来因为电脑的诞生加速了这一进展。然而,机器翻译的语言需要经过漫长的编码与检验的过程才能得到最终翻译后的结果。为了加速这一过程,苏联对于外国期刊摘要的抽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美国则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从头至尾地直接翻译所有的苏联期刊。《scientific babel》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美国是如何进行大量的翻译工作的。
& j, [8 ~1 Z' b+ u
) ~8 Y3 S- }1 ?. n, l7 mMichael Gordin的这本《scientific babel》详细地介绍了各类语言在科学史上的兴衰更替,最终如何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了英语成为风靡世界的科学语言。所以,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不妨读一读Michael Gordin的大作吧。
$ a: c% p! p; M! ~: Y0 O" y" p$ l) z, N8 R
英文原文报道:Speaking of science,How English became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Y; F9 U" G( C; f. Q z
% T3 \: H" t* Z% b6 o2 E& f. P8 X# C' N!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