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1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卢洪洲:热带病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内涵

[复制链接]

1067

帖子

1032

学分

1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09:2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语】有一些疾病折磨着全世界十几亿人民,但媒体却基本不关注他们,这些疾病是被忽略的热带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NTDs)。华盛顿萨宾疫苗研究所NTD全球网的常务董事Neeraj Mistry博士说:“全球有十几亿人深受被忽视的热带病折磨,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们发声。他们没有发声的途径。”他补充道:“用最嘹亮的声音爆出来的事件,总会得到最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登革、埃博拉以及寨卡病毒等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疫情持续扩大,NTDs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了新的更大威胁,NTDs全球防控策略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关注。为提高全球对热带病,特别是近十年来新发感染病的重视和研究,加强热带病研究和控制的全球技术合作,4月23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协办,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承办的《2016年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年会暨丙肝进展研讨会》上,全国传染病领域各路专家围绕全球传染病预防机制和救治理念,合力应对中国热带病防治重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067

帖子

1032

学分

1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2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09:42:52 | 只看该作者
一、热带病的定义
热带病广义上是指主要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以及少量热带地区所特有的非感染性疾病,狭义的热带病则是指在热带地区多发和常见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虫媒病等[1]。其中,热带地区是指地处赤道两侧,位于南北纬23°26′之间的地区,毗邻热带地区南北纬35°的地区为亚热带。热带地区占全球总面积的39.8%,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有地域广、人口多、经济相对落后等特点。
世界范围内每年死于热带病的人数比其他所有各种疾病死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得多。全球热带地区约有80%的青壮年患有各种不同的寄生虫病;全世界血吸虫病患者约有3亿人;丝虫病患者约有2.5亿人,盘尾丝虫病患者5千万人;疟疾患者每年新增病例3到5亿人,死亡人数每年近100万;非洲和南美洲受锥虫病危害者约有1亿人[2-4]。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了8种最重要和最常见的热带病,即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锥虫病、丝虫病、麻风病、登革热和结核。
WHO于2010年出版了第一份关于被忽视的热带病(Neglected tropic diseases,NTDs)的报告——《被忽视的热带病:全球影响和防治策略》[5],随后在2013年发布了关于NTDs的第二份报告——《保持干劲,克服被忽视的热带病带来的全球影响》[6]。报告重点阐述了17个被忽视的热带病及其疾病负担,分别是登革热、狂犬病、致盲性沙眼、地方性密螺旋体病、麻风病、恰加斯病、人类非洲锥虫病、内脏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病、淋巴丝虫病、盘尾丝虫病、血吸虫病、布鲁里溃疡、囊尾蚴病、棘球蚴病、食源性吸虫病和土源性蠕虫病[5]。
根据WHO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超过10亿人受NTDs影响,每年有上百万人因NTDs致伤、致残;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NTDs一直是当地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7-9]。很多患者在患有NTDs的同时还合并其他疾病的感染,如合并HIV、结核等的感染,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10]。
二、热带医学的起源及热带病研究机构的建立
热带病在人类历史上曾带来过几乎毁灭性的灾难。1819世纪,西班牙、英国、葡萄牙、法国等殖民主义国家大举入侵非洲、南美洲、亚洲、澳洲等热带地区,发起战争,导致大量的军政人员、士兵、商人、和宗教文化传播者感染了疟疾、血吸虫病、鼠疫、丝虫病和黑热病等一些当地疾病,这极大地阻碍了他们的殖民进程,甚至几乎导致入侵国家遭遇灭顶之灾。入侵者们在采取了包括杀戮,隔离当地居民等多种方法都无济于事后,不得不求助于随行医生。因此这些随行医生便把他们的经验和研究总结成理论并形成科学以服务于殖民主义活动,关于热带病的研究便起源于此[11]。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关于热带病的研究开始受到各国的重视,随之出现了专门从事热带医学研究和教育的机构。在“热带医学之父”Patrick Manson的倡导下,英国于1898年建立了第一个专门从事热带医学研究和教学的机构——利物浦热带医学院(Liverpool School of Tropical Medicine,LSTM)。随后又成立了伦敦热带医学与卫生学校(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LSHTM)。这两所研究机构在募集热带医学发展资金,培养热带医学人才,增进热带医学资源共享和示范性地带动了更多的热带医学研究机构建立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于热带医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2]。随后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印度、泰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塞尔维亚、荷兰、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地建立了专门从事热带医学的研究机构。除此之外,有一些大学还设置了热带医学系,例如美国的杜兰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亚洲最大的热带医学研究中心是泰国玛希隆大学的热带医学院,建于1960年,设有11个系、1个热带病医院和多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广泛开展了热带医学科研、教学、医疗等工作,对推动东南亚地区热带病防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WHO于1975年联合成立了热带病培训研究特别规划署(TCR),目的是组织全世界热带医学工作者进行热带医学研究和热带病知识培训并提供相应研究经费[14]。
三、我国热带医学的发展与热带病研究机构的建立
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包括:海南、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台湾及江苏南部、云南南部和西南海拔1500米以下的谷地(包含藏南部分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加剧,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热带地区将向两极推进200千米,热带地区正在逐年扩大,我国长江流域中上游部分地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部分地区)在部分季节也符合热带地区的气象条件。1928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杭州西湖钱王祠成立了热带病研究所,这是我国早期重要的热带病研究机构。1935年成立了热带病学会。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在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等的防治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热带医学这个专科被取消了,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大多数医务人员都不知热带医学为何物[15-16]。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热带医学在日益增多的对外交流、国际旅行及军事发展上的重要性,国家又重新开始重视热带医学的发展,近年来相继成立了多所热带医学研究所,如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海南热带病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在我国热带医学的临床与科研工作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1]。
四、热带病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病原体生物学研究从细胞水平发展到基因水平,对细胞型病原体的抗生素类研发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随着药理学先进技术和测试方法的应用,抗生素及化学药物治愈了许多传染性热带病疾病,化学性杀虫剂和消毒剂对节肢动物传播媒介和疫源地病原体进行有效杀灭和消毒,中断了传播环节,有效防治传染病。在免疫学领域内则发明了用来预防不同传染病的新疫苗 [17]。我国从1972年起试用药盐对丝虫病进行防治,收效甚佳。1997年中国卫生部应WHO要求,全面总结丝虫病防治经验,印发“中国丝虫病防治”手册,并翻译成英文分寄给有关国家[18]。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已发展为用免疫学方法和核酸技术进行病原检测。基因探针和聚合酶链反应凭借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已经广泛用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的病原检测、药物敏感性实验、疗效监测和疾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已经用于媒传疾病及媒介的监测,这在疾病流行的早期监督和预警,危险地区的动态适时监测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免疫预防工作将成为 21世纪热带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危害比较严重的热带病研制重组疫苗、多肽疫苗、DNA疫苗是目前及今后的研究热点。建立和分析各种生物体基因生命图谱,获取最根本原因证据,将有利于填补热带病防制措施和技术中的空白[19-20]。人类第一个抗寄生虫疫苗已于2001年10月在巴西注册,它是一种针对皮肤利什曼病的治疗性疫苗,疫苗和治疗药物一起注射。这种治疗性疫苗是一个新的概念,并已经用于肿瘤的治疗[21]。
在WHO的倡导及多国家府部门的支持下[22],非洲锥虫病报告病例数在2014年报告了3796例新发病例,为全球系统数据采集工作开始7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危险人群中疟疾发病率下降了37%。同期,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疾死亡率下降了6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5%;自淋巴丝虫病全球计划启动以来,高危人群中淋巴丝虫病的传播已减少43%。在2015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3位科学家,他们研究成果相关的疾病正是我们所关注的热带病,疟疾、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这说明,看似冷门的热带病学研究其实一直被人需要、被人关注、被人赞赏!
五、关于热带病研究与防治的展望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工业污染,旅游业的发展,对自然疫源地的过度开发和对野生动物的滥杀,人类饮食习惯改变,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等多方面因素,促使病原物种变异,传染病疫情更加复杂,病毒病和细菌病等其他热带疾病发病迅猛,传染源、媒介昆虫活动范围扩大,热带和非热带地区的传染病已很难严格区分。在2014年西非新暴发的埃博拉疫情是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发生的最大且最复杂的一次。此次疫情出现的病例和死亡数字超过了所有以往埃博拉疫情的总和,而且首次蔓延到了非洲以外的大陆。2015年暴发的中东呼吸征冠状病毒疫情(MERS)给亚洲,尤其是韩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16年暴发于南美洲的寨卡病毒疫情等等。一些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由于人群对新发现的传染病普遍易感,且无有效防治用药和措施,使病死率均高,人类面临着热带病新的严重挑战[17]。热带病的防治任重而道远,我们应有保护全人类健康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基本防制策略,对病原体进行持续研究,研制有效的具有预防性和治疗性的免疫疫苗,不断及时发现新传染病,不断建立更敏感、特异的诊断技术。提高热带病的监测水平,建立健全的热带病监测评估体系和网络系统,加强遥感技术和远程医疗技术[19]。相关决策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疾病防治决策研究的力度,针对突发事件,不断总结经验,补充、完善具体方法,制定科学和明确的任务和措施。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动员社会全员参与,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将热带病的防治建成一个社会系统工程, 也将成为今后我国热带医学发展的新策略[23]。
【参考文献】略。
声明:本文由作者授权中国病毒学论文微信公众号发布,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067

帖子

1032

学分

1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2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09:43:2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简介】
卢洪洲,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助理,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兼任世界卫生组织临床专家组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流感、感染病质量控制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流感、艾滋病、埃博拉治疗专家组组长。业务擅长:发热待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肝炎、艾滋病、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主要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与发病机制研究。Email:luhongzhou@fudan.edu.cn

373

帖子

281

学分

4198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

积分
281
地板
发表于 2016-4-27 09:55:20 | 只看该作者
流感算不算寒带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5-2 22:23 , Processed in 0.08047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