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中,来自牛津大学等处的科学家或许找到了靶向作用疟原虫的新途径;如今疟疾每年影响着超过40万人的生命,而且大部分患者都是恶性疟原虫 ( Plasmodium falciparum )引发的感染,然而生活在疟疾经常爆发区域的人们天然状态下就会获得一种特殊的免疫力来帮助机体在成年时抵御疟疾感染,因此发现抵御疟疾疫苗的可能性手段就是从分子水平上来揭示这些特殊群体机体天然免疫反应的过程。 当恶性疟原虫感染机体并且在红细胞中隐藏时就会引发严重致人死亡的疟疾发生,此前很多研究都表明,机体中保护性免疫反应的主要组分可以直接抵御一种名为变异的表面抗原,而疟原虫可以利用这种特殊抗原插入到受感染的红细胞的表面,通常疟原虫会利用这些分子来控制受感染的细胞以便其可以粘附到补给器官的血管内壁上,如果大量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在大脑中累积就会引发脑型疟疾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恶性疟原虫会制造产生多种不同的变异表面抗原家族,尽管这些抗原分子在天然获得性免疫力和严重疟疾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通常也因为具有多样性而被认为并不是合适的候选疫苗;然而寻找特殊抗体来同恶性疟原虫的变异性表面抗原进行反应似乎可以帮助开发新型抵御疟疾的干预措施。 研究者指出,这种变异的表面抗原包括PfEMP1、RIFINs和STEVOR分子,此前研究者重点对PfEMP1分子进行研究研究,而本文研究中他们发现两位携带抗体的个体并不会识别PfEMP1,而是会识别RIFINs分子;在分子水平上,抗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机体天然过程中的独立新型事件来引发,而在这一过程中DNA的迁移和插入也会通过名为LAIR1的基因来发生。 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特殊抗体可以识别疟疾变异的表面抗原RIFINs分子,这对于后期开发新型潜在的疟疾疫苗提供了一定的思路,而后期研究者或许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才能够更加清楚地解析疟疾感染机体的分子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