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科院院士高福:祖国广阔的舞台 让我做既顶天又立地的事

[复制链接]

1067

帖子

1032

学分

1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22:0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月23日下午4点,刚刚结束寨卡病毒国际研讨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接受了记者采访。

高福每天的日程都非常紧张,几乎要以分钟来计算,“前天傍晚我刚从美国参加会议回来,几乎没有转时差,就开始主持这个学术会议了”。即便如此,在他的脸上仍看不到倦色。“很多人都曾问我为什么会这么精神,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很可能是因为我在从事着一份我非常感兴趣,也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吧!”高福笑着说。

2004年,高福辞去牛津大学教职回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担任所长。这些年,总有人会问他为什么选择回国。高福说:“如果一直在国外,我可能只能成为一个小领域的小专家。我的祖国却给我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让我在这个舞台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做既顶天又立地的事。”

在高福看来,基础研究是件“顶天”的事。刚回国时,高福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跨宿主传播的研究,他拿出和“科研结婚”的劲头,将研究做到极致——他带领团队率先揭开甲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变异的奥秘,揭示了它们是如何从动物传播到人的,为后续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我们团队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尖的学术期刊上都发表过文章,这也不是容易的事呢!”高福有些得意地说。

2011年,高福调任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这让他的学术舞台从基础研究延伸到疾病防控,视野从相对单一的科学研究,拓展到与国民健康息息相关的公共卫生政策制定与全球健康策略研究——用高福的话说,这让他的工作更加“接地气”了。

高福说:“我的研究本来就与健康相关,如果不能研以致用,那就是在浪费!在疾控中心工作让我能更多地接触临床,这对基础研究很有裨益,能指导我们从哪个方向入手、该向哪个方向努力。”而他也将部分工作重心转移到公共卫生情况的调研和政策的制定上。

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高福主动请缨,带领中国疾控中心移动实验室检测队奔赴塞拉利昂。“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传染病暴发不再是一地之事,我们去塞拉利昂,不仅仅是担负起一个大国的责任,更是将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关口前移。”高福说他从没有过“危险不危险”的顾虑,“我是一个科学家,我懂得保护自己。”他的想法很简单,作为团队里年纪最长的人,“给大家做个表率”。有人追问高福出发前一天的细节和想法,高福淡淡地说:“实在想不起来了,要么在家、要么在实验室,估计就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吧!”

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高福身边凝聚起一批科学家。就在5月中旬,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许执恒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病毒学家秦成峰合作,率先证明寨卡病毒直接导致小头症。这一跨界、跨部门合作的“媒人”,就是高福。高福说:“我们要形成合力,把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和疾控事业推到国际前台。”

“兴趣是科研的动力,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兴趣与国家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也才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高福说,“以这个标准要求自己,我做得还很不够。我将以学习的心态不断努力,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光明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067

帖子

1032

学分

1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2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22:06:38 | 只看该作者
【摘要】 2014年9月16日,中科院院士高福一早和家人告别,从北京国际机场登机前往西非,即将和另外62人组成的P3移动实验室检测队奔赴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高福还同时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院长等多个职务,同时还做博士生导师。

2014年9月16日,中科院院士高福一早和家人告别,从北京国际机场登机前往西非,即将和另外62人组成的P3移动实验室检测队奔赴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性如何,会不会蔓延到中国,以何种方式传播?为了大家的健康,高福和队友们鼓起对未知科学探索的勇气选择前往最前线。在《科学》杂志的“科学生涯栏目”中,他写下“病毒旅行不需要签证”。而就在他们出发的同时,由于担心感染,美欧和日本的援助组织却正在撤走大批医务人员及志愿者。此行多少有了些壮烈的意味。出发前一晚,高福回家才说,已经报名去塞拉利昂,明早启程。还在上学的女儿,撒娇地说要跟爸爸一起去。当时的塞拉利昂不仅埃博拉病毒肆掠,而且医疗卫生条件相当落后。此行出远门,高福叮嘱家人,不要告诉年迈的父母。面对人生中的众多角色,他尽力做好每一个。高福人生头30年,和大部分人一样,从老家考到北京,留高校任教。30岁那年,他迎来了人生的新起点。赴英国牛津大学读博士、做科研,一呆十年。不过,他并未因此驻足,之后的3年他申请到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绕了大半个地球,他学成归来,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跨宿主传播、感染机制与宿主细胞免疫研究以及公共卫生政策与全球健康策略研究。刚回来时,有人不解,为什么他要放弃安逸的生活,拖家带口回来。高福的理由很简单:“父母需要我,国家也需要我”。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高福还同时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院长等多个职务,同时还做博士生导师。众多职务头衔于一身,高福要经常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这些年,获得的荣誉和成绩不少,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SCI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70余篇,成了科学界为数不多的大满贯选手。但他一直有自己秉承的原则:不做为了基础研究而研究的项目,要重点解决实际需求。“没在牛津和哈佛白待,他得了真传。”中国科学院前沿局的同事这么评价。听了这话,高福觉得,海外求学13年,最主要是受了科研理念的影响。“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对于科学未知探索的理念和态度,是非常独特的。求学做科研的时候,我的老板急了也是要拍桌子的。他们的理念是做科研=MarrytoScience,意思是女的嫁给了科学,男的娶了科学,这种对科学的态度思想,对未知科学的探索与执着对我影响很大。”因此,在他领导的重点实验室和团队中,高福要求大家不八卦,只谈科学。“我有十几年的积累,回国可以释放十几年,尤其是在科研文化上学了不少,要把自己的科学做好。这几年我们的确做得不错,拿到国际上也绝对一流。”在牛津大学十年,高福见过很多科学家。他们一辈子只做一个小分子,一辈子就做一两个氨基酸,但他们做得津津有味。这种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令人感动。“大家看着我很光彩,当选院士,荣誉不少,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好多失败,失败的时候比成功的多。”高福坦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正体会。高福很忙,但每天睡前坚持走一万步。微信成了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朋友圈中,经常得到大家的赞扬,很多工作也通过微信完成。想放松的时候,高福有时会去看电影,尤爱看大片。“回国给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在他看来,科学家也是一个演员,只不过是站在了科技的舞台上。“如果12年前没回国,我的发展肯定没有这么好。”他笑着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杨纯)


1067

帖子

1032

学分

1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2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22:11:21 | 只看该作者
原标题:争分夺秒 与病毒赛跑(胸怀鸿鹄志 归国展才华)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02日 06 版)

高福(右二)在实验室内指导学生做实验。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SARS、MERS、H5N1、H7N9、埃博拉……近年来,随着各种新生突发病原接踵而至,奋战在抗病毒一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福也逐渐为公众所熟知。
2004年,高福放弃英国牛津大学教职回国。回到国内,高福和他的科研团队便开始面对一波又一波突如其来的新病毒,争分夺秒地和新病毒抢时间,一次次阻击新病毒的袭击,为民众建立起牢固的防疫屏障。
回国后施展才华的舞台更大
1991年,高福前往英国牛津大学读博士。2001年,他在牛津大学谋到职位,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分子免疫学和分子病毒学。
高福在英国做博士后期间,就已经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封面文章。回国前,他已经有了6个人的实验室,有了自己的学生,发展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就在这时,高福做了个决定——回国开拓科研新天地。2004年,高福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同时也成为中科院直接从国外公开招聘的研究所所长之一。
高福说:“中国科学院的创新文化、包容文化吸引了我。”在他看来,研究所可以接纳一个像他这样没有任何渊源的人来当所长,大家能团结在一起把事情做好,这就是文化。
吸引高福回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中国,施展才华的舞台更大。“而且国家大力支持我的科研,实验室等硬件条件都很好,可以研究的课题也更多。”
为了深入研究病毒,总是出现在病毒最凶猛的前线
“我的课题组主要研究重要病原,尤其是病毒突破种间屏障跨种传播的机制,分析新生突发病原是怎么从感染一个物种跨到感染另一个物种。我们解答的是why(为什么感染病毒)和how(如何感染病毒)的问题。”高福说,“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接下来的预防控制就好办了。”
高福带领的研究团队最早弄清了禽流感病毒“H5N1型”异种间的感染机制。而在非典、禽流感“H7N9”与新型病毒领域,也屡获新突破。2013年,高福研究团队揭示了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如何侵入细胞的机制;2014年,高福研究团队在埃博拉病毒入侵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为应对埃博拉病毒疫情及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2015年4月,韩国暴发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而早在2012年,中东首次出现这个病毒时,高福团队就已经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并很快发现了遏制病毒的抗体。
为了深入研究病毒抵抗病毒,高福和他的同事们总是出现在病毒最凶猛的前线:“我们是专门研究传染病的,如果连我们都害怕,那还怎么谈战胜病毒?”
失败了就找出原因继续前行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高福将巴斯德的名言铭记于心。
前几天,一位外国科学家还在问高福:“2013年,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暴发,你们怎么在四五个星期之内,就能把受体、病毒和蛋白之间互动的机制破解了?”
“这源于我们实验室多年来从事相关分子研究,从前期布局到技术积累、分子储备都做得很好。”高福说,搞科研要有随时准备的意识和长期积淀的思想。
他常和学生说,那些不经意蹦出来的想法,恰恰是在日常储备中被触动后激发的灵感。
科学,是用无数次的失败换来的一次成功。“比如说,别人只看见我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却不知道我已经被拒绝过99次了。”高福说,失败了就找出原因继续前行,只有这种心态才能搞好科研。

1210

帖子

614

学分

1996

金币

论坛区长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4
地板
发表于 2016-6-3 05:42:41 | 只看该作者
高院士,一个亲临现场,真干,实干的专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12-22 22:05 , Processed in 0.11908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