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病毒性肝炎研究组的研究论文“LGP2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HCV infection-induced interferon responses”。
RIG-I样受体属于病原模式识别受体家族,包括RIG-I、MDA5以及LGP2。它可以识别外来的RNA,激活下游干扰素信号通路。RIG-I和MDA5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外来RNA,激活下游干扰素信号通路,诱发宿主固有免疫反应。LGP2属于RIG-I样受体,最早被认为在RIG-I介导的信号通路中起负调控作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LGP2可以作为MDA5的辅助因子,在MDA5介导的信号通路中起正调控的作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它能够通过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来建立持续性感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该课题组之前的工作表明MDA5是识别HCV病毒感染诱导固有免疫反应的关键病原体模式识别受体。但是作为MDA5的辅助因子,LGP2在HCV感染诱导的固有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还不清楚。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病毒性肝炎研究组博士研究生黑蕾在钟劲研究员的指导下,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LGP2基因敲除细胞系,通过基因敲除和回复实验,证实了在HCV病毒感染诱导的干扰素信号通路中,LGP2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意思的是,他们发现LGP2的敲除对于HCV 3’UTR RNA或双链RNA PolyIC转染所诱导的干扰素信号通路并无影响。机制研究表明,HCV感染可以诱导LGP2特异性地和MDA5结合,并帮助MDA5识别更多的HCV RNA。同时,ATPase 活性对于LGP2的功能是必须的,ATPase功能缺陷性型LGP2不能帮助MDA5识别HCV RNA。该项研究首次揭示了LGP2在宿主固有免疫系统识别HCV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RIG-I样受体家族不同成员在RNA病毒诱导的干扰素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973项目等项目的经费支持。
LGP2在HC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