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9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现新怪病:不感染HIV病毒又似艾滋病病症

[复制链接]

500

帖子

606

学分

97

金币

VIP荣誉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3:5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旧帖:http://biosky.haotui.com/viewthr ... 6amp%3Btypeid%3D142
楼主:503814
中新网8月24日电 综合台湾《联合报》报道,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神秘的新疾病,它使泰国、台湾地区等地的许多亚洲人,以及美国部分亚裔人,即使没有感染“人体免疫缺乏病毒”(HIV,艾滋病毒),也会出现有如艾滋病的病症,这些病人的免疫系统受损,无法像健康的人一样对抗细菌。
  美联社报导,研究人员称这种病为“成人免疫缺乏症候群”,目前还不清楚引起这种病的原因,仅知这种病不会传染。迄今患有此病的人都是亚洲人,或亚洲出生、住在其它地方的人,显示基因或环境因素可能引起此疾病。
  美国全国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的科学家莎拉·布朗带领一项在台湾地区和泰国进行的研究,自2004年以来,大部分病例出现在这两个地区。研究结果发表于23日出刊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布朗说,这是另外一种后天免疫缺乏症,并非来自遗传,只在成年后发生,也不像艾滋病那样由病毒传染。
  她说,这种病约在50岁时发生,但与家族病史无关,因此不可能是单一基因引起,一些病人因严重感染而死亡,包括现在居住在美国的亚洲人。例如62岁的越南女裁缝阮金(译音),她从1975年起住在田纳西州,2009年因持续发烧、骨骼感染和其它怪异的症状而就医,多年来病情时好时坏,她因生病体重从41公斤掉到31公斤。
  阮金在追踪此病的马里兰州毕塞大国家卫生总署医院中接受治疗一年,情况好转,现在仍在接受观察和治疗中。
  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传染病专家马基说:“我过去10年看过至少3个病例。”他说,这种疾病虽然不会人传人,仍有可能是某种感染引起的。
  艾滋病又称为“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病人在感染HIV病毒后,病毒摧毁免疫系统中对抗细菌的T细胞,但这个新疾病并不影响T细胞,却会出现类似艾滋病的症状,如易感染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特别是易感染类似肺炎菌的微细菌。
  布朗说,一些病人在感染减轻后症状会消除,但免疫系统损坏可能成为慢性疾病。许多患此病病人,可能被误诊为肺炎。
  台湾也有数百病例 尚无公认疗法
  研究人员发现亚洲神秘疾病,台湾也有病例,患者会出现免疫系统受损的类似艾滋病症状。参与研究的成大医院小儿科医师谢奇璋昨表示,这种疾病在东南亚很常见,医界六七年前即知此病存在。
  谢奇璋说,这种疾病还没有正式名称,岛内患者少说有数百人,无法掌握确切人数。他仍在等待经费,进行全台湾调查研究,希望能更了解这亚洲特有的疾病。
  这神秘疾病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受损的疾病,由于不是病毒与细菌感染,不具传染性。谢奇璋说,患者免疫系统会自我攻击,导致免疫系统受损,易受细菌、病毒侵袭,特别是结核分支杆菌。
  此病好发年龄为50岁以上成人,但致病因素仍未完全了解。推测这种疾病与体质、环境有关,这也是亚洲人罹病比欧美人多的原因。
  尽管如此,最先发现这疾病的却是美国人。谢奇璋说,单就病患外观,看不出是否罹患此病,当初是因为美国发现,有人反复感染结核分支杆菌,针对杆菌与人体免疫系统进行研究,才知道此病。
  发表于最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的研究,共有203位亚洲人参与,台湾患者只有10多名。谢奇璋说,很难从症状判断患者是否罹患此病,但只要反复感染结核分支杆菌与沙门氏菌,就要怀疑。
  他说,目前医界还没有公认治疗方法,但既知道是缺乏干扰素,也不能说完全无法治愈,例如可考虑注射干扰素,但根本办法还是调整免疫系统。
  台湾“疾病管制局副局长”周志浩说,罹患此病的患者,免疫系统较弱,可能容易感染其它传染病;但研究已证实这疾病并非传染病,民众不需过度恐慌。
Adult-Onset Immunodeficiency in Thailand and Taiwan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11116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500

帖子

606

学分

97

金币

VIP荣誉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0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3:56:01 | 只看该作者
sjpsjp-001 发表于 2012-8-29 00:27
这个病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阴滋病”,现在离真相越来越近了,可以肯定,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当时我在论坛求救,没人管,都认为是心理因素。现在好了,真相快出来了!

500

帖子

606

学分

97

金币

VIP荣誉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0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3:56:38 | 只看该作者
wwwkkk3 发表于 2012-9-28 21:11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一种初步定名为“亚洲新型免疫缺损症”的新病引发了公众和卫生部门的关注。目前,全球已经确诊了200多例,患者几乎都是亚裔的黄种人。

  这种新病也被叫做“类艾滋病”。因为其患者的症状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症状相似。那么,这个“类艾滋病”到底是不是艾滋病?我国是否已经出现了确诊病例?

  最新一期的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刊发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出现一种新型怪病,多发于泰国、台湾等东南亚地区,目前已经确诊200多例,而台湾地区也已经出现了50多例的患者。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论文的作者之一,台湾成功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谢奇璋针对台湾出现的50多例患者介绍说,患病的人群会出现“免疫力暴冲”现象,导致免疫力下降,而且出现的症状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相似。

  谢奇璋:这是一个免疫缺损的疾病,得了这种疾病的人就很容易被分支杆菌、沙门氏菌和霉菌感染,这些疾病的症状是在本来非常健康的人身上,结果他们就会得到这几种疾病的感染。

  通常患者如果被这些细菌感染,人体能够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干净,但是这些患者自身却无法清除这些细菌,免疫功能受损,这也容易让医生怀疑他们是否得了艾滋病,“类艾滋”的说法也就因此诞生。

  专家:“类艾滋病”并不是艾滋病

  面对这种怎么治也治不好的免疫系统受损病症,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吴尊友却说,“类艾滋病”其实并不是艾滋病。

  吴尊友:在成人当中发现严重的免疫缺陷,临床症状和艾滋病晚期症状非常的相似,类似艾滋病但是还查不到艾滋病毒。

  根据谢奇璋的介绍,目前“类艾滋病”不具有传染性,但是患者主要出现在东南亚一带,而且病例都发生在亚裔黄种人身上,因此“类艾滋病”其实还有个更准确的名称,叫做“亚洲新型免疫缺损症”。

  谢奇璋:亚洲人,尤其是南亚,对这个疾病要提高警觉,但是这个疾病是在大人,三四十岁、五十岁才开始出现这个疾病。

  疾控部门已着手准备 勿过于恐慌

  我国与东南亚近在咫尺,吴尊友表示为了及早发现类艾滋病感染者,疾控部门已经着手进行技术储备。

  吴尊友:关于这样的一种免疫缺陷,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目前还不清楚,在新英格兰杂志报告之后,我们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像一些临床医生,看到疾病感染严重,艾滋病检测又是阴性的病例时,就要高度怀疑了。

  而我国自2009年开始也出现了一群被媒体广泛报道的“阴性艾滋病”又被称为 “恐艾人群”,这群人自我怀疑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多次检测都呈阴性。这群人既然不是艾滋病患者,那么又是不是感染了这种新型疾病呢?吴尊友说,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09年开始的研究表明,“恐艾人群”与“类艾滋病”患者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因此不必过于恐慌和担忧。

  吴尊友:这两个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新英格兰杂志报告的“类艾滋病人是有典型的由于免疫系统损伤,出现机会性感染,有这些症状,到医院就诊查不出原因。而我们现在出现的这些患者,从我们提供的实验室的监测、临床的检查包括流行病学的检测,目前来看和类艾滋病不是一回事,而且临床上也没有免疫系统缺陷造成感染的特征。这里面是不是混杂着类艾滋早期的患者,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但是从我们这边来看,可能性比较小。(记者李欣)

500

帖子

606

学分

97

金币

VIP荣誉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0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3:57:05 | 只看该作者
wwwkkk3 发表于 2012-9-28 21:25


Adult-Onset Immunodeficiency in Thailand and Taiwan

Sarah K. Browne, M.D., Peter D. Burbelo, Ph.D., Ploenchan Chetchotisakd, M.D., Yupin Suputtamongkol, M.D., Sasisopin Kiertiburanakul, M.D., Pamela A. Shaw, Ph.D., Jennifer L. Kirk, B.A., Kamonwan Jutivorakool, M.D., Rifat Zaman, B.S., Li Ding, M.D., Amy P. Hsu, B.A., Smita Y. Patel, M.D., Kenneth N. Olivier, M.D., Viraphong Lulitanond, Ph.D., Piroon Mootsikapun, M.D., Siriluck Anunnatsiri, M.D., Nasikarn Angkasekwinai, M.D., Boonmee Sathapatayavongs, M.D., Po-Ren Hsueh, M.D., Chi-Chang Shieh, M.D., Ph.D., Margaret R. Brown, B.S., Wanna Thongnoppakhun, Ph.D., Reginald Claypool, R.N., Elizabeth P. Sampaio, M.D., Ph.D., Charin Thepthai, M.Sc., Duangdao Waywa, M.Sc., Camilla Dacombe, R.N., Yona Reizes, R.N., Adrian M. Zelazny, Ph.D., Paul Saleeb, M.D., Lindsey B. Rosen, B.S., Allen Mo, B.S., Michael Iadarola, Ph.D., and Steven M. Holland, M.D.

Background
Autoantibodies against interferon-γ are associated with severe disseminate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but their importance and prevalence are unknown.

Methods
We enrolled 203 persons from sites in Thailand and Taiwan in five groups: 52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rapidly or slowly growing,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 1); 45 patients with another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with or without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 2); 9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 (group 3); 49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group 4); and 48 healthy controls (group 5). Clinical histories were recorded, and blood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Results
Patients in groups 1 and 2 had CD4+ T-lymphocyte counts that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patients in groups 4 and 5, and they were not infected with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Washed cells obtained from patients in groups 1 and 2 had intact cytokine production and a response to cytokine stimulation. In contrast, plasma obtained from these patients inhibited the activity of interferon-γ in normal cells. High-titer anti–interferon-γ autoantibodies were detected in 81% of patients in group 1, 96% of patients in group 2, 11% of patients in group 3, 2% of patients in group 4, and 2% of controls (group 5). Forty other anticytokine autoantibodies were assayed. One patient with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had autoantibodies only against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No other anticytokine autoantibodies or genetic defects correlated with infections. There was no familial clustering.

Conclusions
Neutralizing anti–interferon-γ autoantibodies were detected in 88% of Asian adults with multiple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and were associated with an adult-onset immunodeficiency akin to that of advanced HIV infection. (Fund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Dental and Craniofacial Research; ClinicalTrials.gov number, NCT008148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11-21 01:29 , Processed in 0.07374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