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关于国家自然基金申请的一些感想
) y5 w/ \" Q- h3 W; \/ @3 k& O原作者:cao1976
! W9 `0 U2 t6 g
* Q6 {! E" W7 f; Z2 k
6 F7 C* y- e3 N% }昨天老板请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深评审专家来来我们科室帮我们修改标书,收获颇多,先零碎发上来供论坛里的同仁们参考。
6 ^# K6 l( L& _. z7 M5 {9 Y, [/ C* Z5 R8 X
1、首先了解下评审专家的职责:专门挑毛病,给淘汰找个理由,一般来说20份中要淘汰18份,所以可见他们工作其实是很难的,因为说一份标书优点可以一大堆,但说缺点其实还是有难度的。
/ E1 C3 ?9 V% ~: {5 a! d9 [( N* o D) |0 U( [3 H; r( l
2、一审和二审的问题:一审往往是大同行,也就是说评议专家很可能不是你这份标书的具体领域只是相关,甚至都不懂。所以题目和摘要这个时候很关键,太过深奥必然会让评议专家去仔细读你立论依据,和后续的,而且为了明白必然仔细去读,这样发现瑕疵的机会必然大增(人无圣人怎么着也有错误的)。如果专家找到5个错别字,那就完全可以下结论了:科研态度不严谨!就这一条足够cut掉的了。
& R9 t9 m- P2 p9 Q- O# }. h4 {. J1 c. N; k+ ]
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不要混淆。内容是大致,方案是具体。研究方案最好有个框架图以简要明了,看了框架图这样的话有些专家可能就不会再看你具体方案了,这样自然减少发现错误的机会哦。' k7 f! {( }% p0 W7 a
N( i4 a# x7 T% \" o4、关于立项依据中的自己的假说问题:不要刻意写,也不要上来就写,一定要列举证据1.2.3,之后自然推理出你的设想。要合情合理,符合逻辑浑然一体。不要“跳跃性思维”(注:有些东西你本来可能认为很简单没说,但对于大同行来讲他们可能不是很了解你的领域,所以话不说明白容易让人不好理解,解决的办法可以让你身边的不做你这一行的专家看看,如果他觉得很合情合理,那就差不多了,向白居易学习 )
/ y5 J# y8 G$ J9 a y% N) I" K4 J
, o+ O/ O9 T8 X" M" N n" c% C& n5、创新性措辞问题:不要刻意说国内首创,国际首发,最好来个未见报道等之类的相对谦虚地话好些。你要考虑到评审专家的心理素质。
5 j' J+ |% v0 \* ~6 S1 \
H$ {3 J% C4 a1 u" v y \/ C6、关键问题和意义的问题:一定要写好,不可大意,高度要尽量往高处写,但也不要刻意。这方面要多了解下国家导向,(如现在国家对疾病的研究是“防”大于“治”。所以对于你的研究如果对于基因诊断,疾病的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或理论<中国病毒学自由学术论坛〉基础的话应该是不错的。)这一方面如果写得语言凌乱则很可能被专家以:“科学意义深度不够”而cut。要小问题合理地做大。
/ V" a0 [' r k
$ ^# s4 P; o; l5 d7、关于已具备研究基础问题:尽量不要刻意写已受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横向课题资助,因为会让基金委认为你已经获得其他资助了,那就先让做着,等以后其他基金的资金用完再说。横向课题的事,还有就是,尤其是要药物疫苗方面的,很容易被基金委认为你是在用国家的钱做一些公司的私事。4 B2 h5 c, l- T( e% W |+ t
: u! `; B& i: ? v) w8、研究目标:不要1,2,3。因为会让专家认为你的目标过多,容易分散。(其实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解决一个问题已经很不错了)。目标应该是一段话,如果目标的确很多的话可以按层次归纳一下还是以一段的形式写成。2 z! Q% l* A5 `7 U$ l/ i
& ]9 H* Y F7 _$ R' x4 ^8 W
) w% T- b' N" u( B% l
+ u) M( k' h, q" H, f4 g$ w
3 Z3 N) b0 b8 ~ z暂且写这些,等以后再有什么感想我会随时补充的,经过检索,在本论坛未见重复贴,hans明鉴哦
2 D V; \# w: D! @ P4 w: v
- M+ C, [" y' d6 F1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