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5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移贴: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病毒学相关项目)...

[复制链接]

104

帖子

62

学分

528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09:3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题目: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病毒学相关项目)公示+ G( i, @' [! x& E
原作者:Rojjer
" k8 J$ A' R8 K: [0 D+ D7 n. K9 t9 D: c7 Q( S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受理项目目录(仅病毒与免疫相关部分)。参考一下整理:http://168.160.158.231/xmfb/index.aspx?year=20119 a# Q" y$ Z* V7 k! w

. E2 R+ I9 k$ L1 h7 @国家自然科学奖 -- 生物学学科组
- z  M' y! h* s  a: m6 ^项目名称: 热休克蛋白gp96结合病毒抗原、激活T细胞的功能研究
+ g% Y7 I' X$ f: }推荐单位: 中国科学院
7 i; a( h) o! g  R1 x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病毒与免疫学研究领域,针对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的细胞免疫机制的科学问题,开展了热休克蛋白gp96在抗原呈递与病毒特异性T细胞激活途径的研究,通过分析临床样本、分子免疫学手段和小鼠试验,取得了以下科学发现。  ?! ]9 c, P" S( P7 y5 z6 }
+ O  F* Z8 _& T! A
首次证实热休克蛋白gp96与来自病原微生物的抗原直接结合,将结合的抗原交叉呈递给MHC I类分子,从而激活抗原特异性T细胞,发挥独特的免疫功能。该研究为gp96作为抗病毒和抗肿瘤的T细胞佐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 Y* C/ \/ X1 P% u& W& C/ U
& b0 c5 w( N0 X$ \1 |/ p8 U; l
(1)首次证明gp96与病原微生物抗原表位直接结合。在国际上第一次发现gp96在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的肝细胞中结合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分子(MHCI或人类的细胞抗原HLA)限制性抗原表位,并对其结合的分子区域进行了系统阐明,这为了解gp96激活T细胞的免疫机制和开发新型T细胞疫苗奠定了基础。建立了从组织和细胞中分离gp96的三步纯化方法,已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使用。
  k# j& K1 K# k5 \0 d. n5 |8 r$ P; Y2 Z4 U% {
(2)发现gp96免疫活性机制是通过抗原表位呈递激活特异性T细胞。通过动物实验验证gp96在体内通过抗原呈递将结合的抗原表位呈递给MHC I类分子,激活特异性杀伤性T细胞(CTL)(CD8+ T细胞),并进一步证实其免疫学功能在蛋白分子N端,并对乙肝病毒、SARS病毒和HIV病毒的T细胞表位的筛选及免疫功能做了系统研究。同时发现gp96促进树突细胞(DC)的成熟,在天然免疫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实验证明gp96作为目前发现的唯一天然T细胞佐剂,可显著提高乙肝疫苗、流感疫苗、艾滋病疫苗的特异性T细胞活性和抗体产生水平,从理论上证实gp96作为通用疫苗佐剂的可行性。该发现揭示了重要病原抗原呈递的放大机制,对于指导T细胞疫苗载体提供了前瞻性的科学理论。
  r: U9 q, R* Y# m8 A4 n- p# _
. k  Y4 r9 q5 j/ y% D3 E上述基础研究成果在Lancet, Journal of Immun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15篇,获得2项中国发明专利和1项PCT美国专利授权。研究成果被Nature Immunology、Annual Review of Immuology、Traffic、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等引用报导,8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次数共78次。$ N4 H$ W2 b* R+ j
" C/ J! m2 i# j5 ~) {' a! d
主要完成人: 高福+ S1 r0 j' j( \$ L- u9 ~
(1)科学问题的提出、研究设计和结果分析、撰写论文;, Y- r8 x' ?0 {
(2)gp96结合多肽抗原的鉴定与分析/T细胞表位功能研究;" n/ X! S0 q1 U. [' n. y
(3)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发现点1-3 ,代表性论文1-4,6;
% C7 L* b4 ], t. [4 v0 M- v(4)本人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
1 N3 V- B/ B0 @/ J9 S  b6 l/ [( Y2 ~* S4 P$ @4 ^/ w1 p
田波  K( J  f- [( `) f# G
(1)gp96结合多肽抗原的鉴定与分析/gp96的免疫活性功能分析;
2 C" z5 O0 L2 `# V/ k' Q' S+ a" V0 V(2)HBV、HIV等病毒表位筛选和功能分析;6 y5 a$ j3 t- W/ y# }
(3)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发现点1-3,代表性论文1-8;+ F" P0 g- d# z) y( O. [: \
(4)本人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 h8 F# B$ d3 X) i. w& r2 e) I/ X0 W
孟颂东
( S3 C$ B3 D7 d8 J(1)gp96结合多肽抗原的鉴定与分析;
' N% ~9 t- i4 c: ?& O1 A. r, W2 s(2)gp96治疗性疫苗抗病毒功能研究;7 k6 m& b/ v/ F4 E1 D: ~2 M8 _4 v
(3)参与完成发现点1,代表性论文1,2;
' l! R; Y6 U( z7 Y(4)本人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 ( P5 E! v1 P5 H3 r# A9 g% k2 s  f; I
论文、论著目录:http://168.160.158.231/xmfb/XMView.aspx?XM_ID=20112076.PDF
3 d) ~# r7 d- ?! |( A3 K8 l* V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04

帖子

62

学分

528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6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09:40:18 | 只看该作者
by Rojjer
$ r3 w( V5 L8 w% Q( L: Z9 ?. a) ?$ e# p
项目名称: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跨种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机制
4 W& p) f% O5 \( ?1 g2 L. t推荐单位: 黑龙江省
5 J6 Z# t9 n1 @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生命科学病毒学领域的一项基础研究。2 A  p" ?6 A  P, |
高致病力禽流感是禽类的烈性传染病,更是倍受关注的人兽共患病。该项目以H5N1禽流感病毒(AIV)为模型,针对其进化、跨宿主感染哺乳动物及致病力机制等前沿科学问题,开展探索研究。
% C, i2 U) ]1 t0 b4 \  h7 w; F0 x* V( r  L
1.发现H5N1病毒在自然进化中逐步获得感染和致死哺乳动物的能力
8 _( S7 l' F6 V7 D. E8 r+ q7 y4 r
+ P6 L, H4 q+ h一般认为,AIV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有在某些中间宿主适应后才能获得感染人的能力。该项目发现,水禽、候鸟携带的H5N1病毒在进化中形成了复杂的基因型;不同毒株对小鼠的致病力差异显著,并且不受基因型限制;多种基因型病毒均可随时间推移,逐渐获得对哺乳动物的感染和致死能力,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结果分别发表在PNAS(2004)和Journal of Virology (JVI,2006)。PNAS论文发表后引起重大反响,Nature发表专评予高度评价(Nature,2004,430:4)。6 [5 V4 T4 w) U( @

  w# `) \6 k9 e: ^! o2.发现PB2基因D701N突变是H5N1病毒获得跨越禽-哺乳动物种间屏障能力的重要分子基础之一# A+ w& u" y, c1 h% `' u% G9 e
8 ?* ^6 U0 e6 ~4 m% v
H5N1病毒在多个国家感染并致人死亡,其突破种间屏障感染哺乳动物的分子基础仍是未解之谜。该项目发现PB2基因对AIV跨种感染哺乳动物起决定性作用,D701N突变可使H5N1 病毒直接获得跨宿主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JVI,2005)。基于这一发现,国际同行及该项目组开展的后续研究揭示,D701N突变增强PB2和人的importinα5 的相互作用,并增强H5N1病毒在哺乳动物间的水平传播能力。PB2基因701N已成为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风险预警重要的分子标记之一。
. c8 S( ^7 _# V7 m! l" k( P& I; Z! q
3.发现NS1是影响H5N1病毒对禽和哺乳动物致病力的关键基因,揭示了影响致病力的关键位点及其机制- w* K% g. p& U

( p+ z; H6 h" t3 KH5N1病毒的致病力机制一直未被完全揭示。该项目发现,NS1基因是影响H5N1病毒对鸡和小鼠致病力的关键基因;发现NS1基因A149V突变和191-195位氨基酸的缺失均可使H5N1病毒丧失拮抗宿主天然免疫的能力,影响其对鸡的致病力(Li,JVI,2006;Zhu,JVI,2008)。尤其重要的是,NS1基因P42S突变是病毒获得对哺乳动物致病力的重要前提条件,其机制与阻止哺乳动物宿主细胞NF-κB和IRF-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Jiao,JVI,2008)。Jiao 等的论文同时被评为JVI亮点论文(Spotlights)(JVI,2008:1065)和ASM会刊Microbe的5篇精彩论文(Highlights)之一(Microbe,March,2008)。
) X2 [8 u/ c* s4 p% r7 p8 N2 N1 u/ A4 e
该项目的发现为认知H5N1病毒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禽流感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支持发现点的研究结果先后在PNAS(1)和JVI(5)发表6篇论文,被SCI论文他引533次,其中PNAS论文及2005、2006年发表在JVI的2篇论文,分别被SCI文章他引189次、92次和107次。引文期刊包括Nature,Science,Lancet,PNAS,PLoS Pathogens 及JVI等,其中影响因子5.0以上累计 210 次。3 p$ q6 V' j) W
. k6 O. s1 K! }' ~& k5 C) p' H# ]
主要完成人: 陈化兰
1 \" z' S+ T* V6 Y9 `. i0 c" Y是该项目所有资助课题的主持人,负责该项目总体思路、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总结、论文撰写和修改,是所有代表论文的通讯作者。对3个发现点都有主要贡献。投入该项目研究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7 h( V: Z2 Q' Q3 x
- Z( U+ w5 d" A邓国华& M7 W8 c5 z7 f, s1 Z
参与代表论文的1、2、3、4和6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是代表论文1、2、3、4和6的作者。对3个发现点都有贡献。投入该项目研究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y$ j0 Y( @% ~3 B7 i7 Z/ e
* |3 M3 u* K9 n) I( M. v( r
李泽君* `+ U0 S4 e9 ~8 D
参与代表论文1、2、3和5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是代表论文3和5的第1作者,代表论文1和2的作者。对3个发现点都有贡献。投入该项目研究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
7 G! Y: C8 |2 u) t- h
: h: `9 V! D7 l* S& E; L于康震9 r7 u- Z( g( {! T7 N
是该项目资助课题之一(973,G1999011905)的前期主持人,对毒株收集有重要贡献,是代表论文3的共同通讯作者,论文1、5和6的作者。对3个发现点均有贡献。投入该项目研究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5%。
$ m" ]& R: K: S2 Q% p7 q  V  `6 b" D1 O# @
李雁冰& e: }$ R1 i7 s. _1 j6 x. V
参与代表论文的1、2、3和4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是代表论文1、2、3和4的作者。对3个发现点都有贡献。投入该项目研究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e4 d# q. ?% `$ \" e

1 d- d8 N% t, k% v- |8 }* O* g论文、论著目录:http://168.160.158.231/xmfb/XMView.aspx?XM_ID=20112022.PDF

104

帖子

62

学分

528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6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09:41:06 | 只看该作者
满清帝国 发表于 2015-5-21 09:40; ^8 p5 {4 }9 J$ c# g3 j; @2 M
by Rojjer
; m3 K7 ~. l7 z2 Q% q. k6 ?* P0 C) a$ v& e
项目名称: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跨种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机制
8 w: }* s( y" V" [, N; D, J
by Rojjer
1 Q$ L& F  g; _3 E. d% {, n: W/ n# H
项目名称: 新发传染病的分子病理学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 推荐单位: 教育部
6 Z% k0 y0 g# V, m: D) ?3 Z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基础医学研究领域。SARS、人患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是当今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自2002年年底SARS在我国爆发,数月间对人民健康和国家经济建设造成极大损失;此后几年中又有多例人患禽流感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发病。类似传染病还会不断出现,因此,从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制等方面对SARS和禽流感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是认识并最终战胜这种新生疾病的关键。! V5 [7 u! ?" L5 N
, c; l# B' w! C- u. N8 k+ D% i
课题组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等基金支持下,先后承担了危险艰巨的SARS和禽流感尸体解剖研究工作,从分子病理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SARS、人禽流感这类新发传染病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病毒在病人体内做了准确的定位,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1.建立了世界上最全面和丰富的人体组织标本库;利用原位杂交等技术从核酸、蛋白、分子水平在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中检测到SARS及禽流感病毒(H5N1),发现了SARS和禽流感病毒感染多种靶细胞的证据,由此提出SARS和禽流感都是全身性感染,而不仅是呼吸系统的感染,上述发现合理地解释了这类新发传染病的许多临床症状;2.发现并证明禽流感(H5N1)病毒可以从母亲传染给胎儿,从而提供了H5N1病毒人传人的有力证据;3.对病毒受体和患者的免疫反应,以及与病人各器官系统的病理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以免疫系统损伤和过度反应为中心的发病机制理论,对SARS和人患禽流感的发病机制的共性和个性提出了新的观点;4.利用密码子优化后的S基因以及带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IV核心序列建立了SARS 病毒S蛋白的假病毒体系,进一步证明了SARS病人血清中的中和抗体的特点以及SARS病毒S蛋白上的中和表位分布;5.将免疫信息学原理和技术用于病毒抗原表位的研究,发现了SARS病毒蛋白中的特异性CTL表位,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对机体特异性抗SARS病毒的免疫机制进行探讨,为研制抗SARS疫苗提供新思路。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SARS、人患禽流感的各种临床表现和试验检测结果提供了合理解释,也为今后这类新发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n  q' w3 V( [# j& j( t
% i3 p+ j; I9 h$ l3 _2 p该项目的科学意义在于运用我国的特有资源和世界先进技术,揭示这类新发传染病的本质,正确认识其发病规律,为更好地诊断治疗和预防并战胜这类新发传染病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于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类似的高致病性新发传染病有战略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上述系列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柳叶刀》等著名学术期刊上,截至2011年1月,本项目所发表的34篇论文被引频次合计763次,其中他引频次合计已达683次,八篇代表性论文他引频次合计330次,单篇论文最高他引频次90次;主要论文影响因子合计已达171.744,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28.638。课题组提出的新观点和新理论已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 z: P6 R' J7 k

% {6 j; {7 f* {5 J- a5 I
: X* E3 @% {3 @3 a# U( j主要完成人: 顾江
' Q  |. G% K% S3 F! u% {负责课题总体设计、组织实施、分析数据,撰写论文。对第一个重要发现有重大贡献,是 "禽流感可以母传胎儿且造成多器官感染"重要发现的主要完成人,同时否定了此前的H5N1病毒不能感染气管的理论,该理论一直是人们认为禽流感不能在人间传播并造成大流行的依据;是"SARS发病机制理论"的主要提出者,这一理论为"SARS病毒除了感染患者肺脏之外,还严重侵犯免疫系统,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免疫损伤及免疫反应紊乱,免疫系统的破坏程度和修复能力是SARS病理机制的关键"。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 w) \; ]$ t* y1 v6 x
- D$ d: Z5 f# X( x0 @
丁明孝0 l' i$ h% B. K  ]
对第三个重要发现即"在SARS病毒的感染机理及其与宿主细胞关系"等方面作出创造性贡献。用密码子优化后的S基因以及带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IV核心序列建立了SARS 冠状病毒S蛋白的假病毒系统,并通过康复期SARS病人血清中和实验证明这种假病毒可以模拟SARS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运用该假病毒分析了SARS冠状病毒的细胞感染谱,通过表达性克隆的方法克隆了SARS病毒的受体ACE2,分析了S蛋白与受体ACE2结合的主要区域; 阐明了SARS病人血清中的中和抗体的特点以及SARS病毒Spike蛋白上的中和表位分布,为SARS病毒的疫苗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6 M; V+ S. B. V# Z; ^

# n! p, Z% h7 q8 ?7 C王月丹
' I7 H! h5 U- v# Q% I0 [进行了SARS病毒T细胞识别表位的研究以及SARS病毒重组蛋白血清学研究,对SARS感染后人群免疫力进行了分析。根据SARS病毒S蛋白上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设计并研制了SARS病毒的抗原肽疫苗,建立了用于评价SARS病毒疫苗引起细胞免疫应答的指标。在陈慰峰院士的领导下与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合作,在大肠杆菌系统中克隆、表达和纯化了编码S蛋白不同片段的重组蛋白,并利用收集的SARS患者血清对其进行了鉴定,证实其具有免疫学活性,能被抗SARS病毒的抗体所识别。对第二个重要发现"SARS的细胞免疫学和免疫信息学研究" 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r5 d, O4 B% f: B$ |

* X! @- E# N! x. q" A# ^高子芬
, ^0 G9 R$ s! ^1 P主要负责实施SARS和禽流感尸体解剖和标本采集,并对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研究,为第一个重要发现"禽流感和SARS的病理解剖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本人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 t% y) U% D# n6 _$ Q
# y' {' b" S8 o- G2 H* O
宫恩聪# k5 d  i* C% m& m
主要负责实施SARS尸体解剖和标本采集,并对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研究,同时负责P3级实验室生物安全。为第一个重要发现"SARS的病理解剖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本人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 j3 K; H. ?  m1 I
8 j4 X: Q& x$ t' s4 \' B! q& t' r5 {论文、论著目录:http://168.160.158.231/xmfb/XMView.aspx?XM_ID=20112087.PDF

104

帖子

62

学分

528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6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09:41:50 | 只看该作者
by Rojjer
5 P2 A1 z) [6 f1 x# h
  R9 Z0 ?/ _: z# o6 X& x$ @0 K, k: V8 ^1 ]9 O2 q4 l
国家科技进步奖 -- 内科与预防医学专业组% A/ C' f5 e$ c9 R6 l+ G
项目名称: 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 & a: N# v! H0 x! e7 m
推荐单位: 中华医学会 5 I8 E0 P0 l+ L3 b6 I9 a9 r
项目简介:  1 p) g  ]5 b% y' N; o0 H% o: x
主要完成人: 王福生、田志刚、张政、施明、福军亮、徐东平、张纪元、孙汭、金磊、邹正升、魏海明、陈黎明、王慧芬、汤紫荣、张冰
6 \# v  r5 w- R$ w2 g/ C' {主要完成单位: 解放军第三○二医院7 p5 o$ F9 d# m  l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 b4 ]: G; i. [推广应用情况: http://168.160.158.231/xmfb/XMView.aspx?XM_ID=20114695.PDF' m! w7 I) b1 n6 p" {/ F7 n
- [4 g( x5 o$ I4 h2 O: D
国家科技进步奖 -- 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组, z& g; F- p# M3 @, Q& @
9 n5 M% }" Q& R% R
项目名称: 国家一类抗乙肝病毒新药阿德福韦酯的研制与开发
' Z* x! o. u- {: N$ |& H推荐单位: 天津市 8 _# `' ~, W$ b, q8 z6 s! H6 w6 m
项目简介:  
) T+ w7 R: u* Z3 X1 L; G主要完成人: 张殿镇、徐莉、徐为人、赵健、马克、汤立达、朱建强、胡雅萍、董亚博、张明华 5 \. F6 o: {  X! r
主要完成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 j8 I% A2 U5 H5 T8 n) x
天津泰普药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9 {/ [# l' y$ G5 Y. T6 f8 P. Z" j
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 O+ f6 P9 A
http://168.160.158.231/xmfb/XMView.aspx?XM_ID=20114006.PDF
. C+ Q2 \, `2 ]) M/ q; ?, |! l/ V7 u- G( M& M9 j

7 m6 K% u2 F  K0 G; r1 z项目名称: 国家一类抗乙肝病毒新药阿德福韦酯的研制与产业化 推荐单位: 山东省
" n: I* m1 E; ^* N$ _项目简介:  + M& i: Z9 l6 @0 ]) a" R4 b4 I
主要完成人: 杜振新、徐文方、卢秀莲、薛长明、李涛、王绍同、李大涛、李明丽、姚洪雷、韩延振、郝留山、杜宗干、吴恒科、董江涛
& L: e. F* o/ v! [主要完成单位: 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
7 m: i, p9 u2 h- _) E6 W% }山东大学
3 j, i- j: B. u. W& X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 S7 q& z8 f# ?1 M+ }0 U3 lhttp://168.160.158.231/xmfb/XMView.aspx?XM_ID=20114388.PDF
- _; X: i! _% e
( M' |+ Y, V2 j: r# s* p/ g项目名称: 重组人白介素-11的研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 推荐单位: 山东省
& o- o! w% D8 `. s% B2 a0 P. R5 @项目简介:  
( N1 ~* u7 x4 [7 X& G$ P% q3 q主要完成人: 王晶翼、孙丽霞、厉保秋、王革、赵金山、潘怀明、王克波、刘克玲、王庆民 5 z. Z. [  A* h2 P
主要完成单位: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6 |7 i( n, x# U/ V0 d. o4 V$ ?山东大学' [7 a  m( A8 s; z$ z& g6 U0 [6 _
山东元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7 O2 h+ f2 X, g4 K6 u
http://168.160.158.231/xmfb/XMView.aspx?XM_ID=20114387.PDF
& l2 V; n: G& T/ h7 d
3 [. \( E- K- y: q1 {  g项目名称: 大流行流感疫苗、诊断试剂评价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 r/ d; C$ Y2 Z& c; M6 _
推荐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S$ y2 S- {6 q. J5 V项目简介:  
- i9 N! c1 H0 X; k/ L% W) g主要完成人: 王军志、李长贵、方捍华、李凤祥、范行良、邵铭、袁力勇、刘书珍、白东亭、高恩明、沈琦、李红、杨焕、胡忠玉、李娟 . q; K  F; E/ x; t8 R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c) [) J1 P) H) }4 ]0 @. i$ d3 |& s
http://168.160.158.231/xmfb/XMView.aspx?XM_ID=20114539.PDF
# S2 ~- K. [" h# 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7 C" b) `0 C7 v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6-2 13:42 , Processed in 0.11613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