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是生物医药行业的转型之年。议员们热烈讨论药品价格改革,患者强烈要求FDA加快审批速度,大量资本涌入医药研发,CAR-T治疗、PD-1抑制剂、丙肝新药......整个行业呈现井喷之势。 然而,除了正面的因素之外,这个行业的一些支柱也将在未来的一年中愈发脆弱。例如生物仿制药的崛起,正在给整个行业带来一次不小的震动;曾经一度被看好的生物技术IPO,也近乎枯竭。究竟什么才是新药获批的决定因素,这个话题目前已经引起了广泛热议;资本对医药行业的操控,将会处于更加严格的监管之下。 无论如何,整个医药行业从研发到生产、销售、监管,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作用,行业的革新,也是由人不断推动的。FiercePharma总结了一份榜单,其中有医药巨头的领导者,有决定新药命运的FDA官员,有实力雄厚的资本家,但无论是谁,他们都将有可能对2016年的生物医药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榜单强调的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而不一定是“最有创新性”或“最成功”的人物。要知道,失败往往比成功更能改变一个行业,从这份榜单上,我们也能找到这样的例子。 下面就跟随生物谷小编一起看看,究竟是哪些人物,能够对2016年的生物医药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1.Mark Alles Celgene新晋CEO Mark Alles从前任CEO Bob Hugin手中接管Celgene,后者在任时一直采取高昂的定价,这也为公司换来了大笔的研发经费。Mark Alles未来面对的形势更加险峻,因为无论在哪个产业管线上,竞争对手都十分强劲。Celgene去年曾花费72亿美元收购Receptos,成功将ozanimod纳入囊中,这是一个处于临床III期的重磅自身免疫病药物。但随后几个月Celgene由于出资过猛出现了下滑趋势。未来Mark Alles需要更加理性地评估Celgene的资产,制定更加合理的投资策略。
2. Kyle Bass 海曼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 Kyle Bass于2006年创办了对冲基金公司海曼资本,在次贷危机中做空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获利5.9亿美元,一时声名鹊起。他涉足房地产、债券等多项投资业务,生物医药行业也是他重点涉足的对象。Bass非常擅长钻美国专利法中双方复审(IPR )这一程序的空子从中获利,诺华的多发性硬化药Gilenya就是他的猎物之一。他在专利方面的投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仿制药的发展,许多仿制药公司开始在专利方面采取更激进的态度。
3. Jay Bradner 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负责人 Jay Bradner最初是血液病学家,在从事了一段时间基础研究后,开始向转化医学转型。与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他极大限度地公开自己的研究,吸引来自学术界或工业界的科学家一起研究。他表示这样一种“开源”的方式能获得更多的帮助。去年Jay Bradner成为诺华的研发部门总管,负责6000多名科学家的研究团队和年逾10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Jay Bradner能够顺利地将生物技术、医药研发和学术界联系在一起,营造一个有利于研发的和谐生态。 4. Olivier Brandicourt 赛诺菲CEO Olivier Brandicourt担任赛诺菲CEO刚满一年,过去一年总体而言较为平稳,Olivier Brandicourt并未经历过什么重大挫折。Brandicourt进一步强化了和老搭档再生元之间的关系,在肿瘤免疫治疗、PCSK9抑制剂和自身免疫病方面继续深化合作。再生元可以说是赛诺菲的第二个研发部门。
5. Hillary Clinton 美国总统候选人 今年是美国大选之年,候选人需要通过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拉取选票,希拉里也不例外。当前希拉里对生物医药行业可能造成最重大的影响就是药品售价。药价高昂是美国一直以来的问题,民众怨声载道已久,财政也因此背上沉重的负担。希拉里在这一问题上持强硬态度,希望医药公司能够准确评估研发、生产成本,制定合理的售价。然而新药研发成本确实巨大,降低药价可能会影响研发积极性,这是未来生物医药巨头和政府之间博弈的关键点。 6. Belén Garijo 德国默克Healthcare CEO 德国默克公司近几年来陷入和默沙东的商标官司不能自拔,且预计这将是一场漫长的战斗。如果说商标官司只是小痛痒,默克黯淡的产业线则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系列肿瘤药、多发性硬化等药物研发失败,导致默克过去几年裁员不断,仅有的几个重磅药物也逐渐失去竞争力。Belén Garijo出生于西班牙,原本是默克雪兰诺的负责人,从今年起将正式接管默克集团。她主导的与辉瑞的肿瘤免疫治疗合作为默克的产业线注入了生机,由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领域竞争激烈,Belén Garijo并不想把重点放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上,而是胃癌等其它实体瘤。为了强化研发管线,过去的18个月中,默克与Syndax Pharmaceuticals、Selvita、Intrexon等许多公司展开合作。 7. John Milligan 吉利德CEO 吉利德在过去两三年中可以被称为一个现象级的公司,凭借Sovaldi、Harvoni等丙肝药物,吉利德从一个小公司迅速发展成行业新贵。许多评论会将吉利德的成功归结于运气,但正如葛兰素史克CEO Andrew Witty评价的那样,吉利德以110亿美元收购Pharmasset,足以体现吉利德令人惊叹的战略眼光和胆识,吉利德CEO John Milligan从不把公司置于一个貌似安全的处境,而是喜欢不断挑战,这或许就是成就吉利德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丙肝药之外,吉利德正在努力扩大自身的研发管线。 8. J. Michael Pearson Valeant公司CEO Valeant可以说是生物医药行业的一朵奇葩。与研发占主导的大多数制药巨头不同,Valeant并不在意自身的研发管线,大部分上市药都是从其它公司购入。然而,就在上周,Valeant模式遭到了沉重的打击。Valeant的股价在一天内暴跌50%,这对于一个上市公司简直是一场噩梦,甚至许多分析师认为Valeant即将面临破产。股价暴跌与新药品定价法规有密切关系,据称新规定要求药企参照研发成本定价,而Valeant这样研发管线几乎为零的公司将不止何去何从。据传Pearson已经辞职,Valeant即将换帅,这或许就是Valeant给整个行业提供的一个教训。
9. Ian Read 辉瑞CEO 辉瑞的CEO Read可以说是掌管制药巨头游刃有余,其战略眼光和策略是其它许多公司掌门人难以比肩的。去年辉瑞制造了生物医药行业史上最大的一桩并购案,以1600亿美元并购艾尔建,成为全球第一制药巨头。这一合并不仅是为了完善辉瑞的研发管线和产品组合,最重要的是通过“税负倒置”成功避税。 10. Janet Woodcock FDA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负责人 药品上市前的最后一关是各监管机构的审批,作为美国FDA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负责人,Janet Woodcock需要在各方声音中斡旋。大众批评近几年来FDA的审批越来越偏袒制药公司;行业内抱怨FDA审批速度不够快;罕见病患者希望改革审批相关药物的制度......作为在FDA工作了20多年的资深从业者,Janet Woodcock具有丰富的经验以及鲜明的办事风格,她能够采纳并评估多方意见,并灵活处理。去年FDA批准了45个新药,前年是41个,可见FDA的审批速度正在加快。未来Janet Woodcock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才是决定药品获批的关键因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会对生物医药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源: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