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3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简介

[复制链接]

228

帖子

549

学分

1万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00:3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前身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成立于1963年,原隶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1983年,病毒学研究所划归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2002123日,病毒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是我国专门从事病毒病预防控制的公益性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其职责是:
    1、为国家制定与病毒病预防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标准、规范、预案及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国家应对突发重大病毒性传染病提供及时、准确、科学、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参考意见;
    2、对重大疫情进行现场监控与处理;为地方病毒病控制与预防提供指导意见和科学技术服务;
    3、从事国际合作, 联防世界范围的病毒性传染病;
    4、建立完善的病毒病监测网络,对全国病毒病流行情况进行监测、信息收集、处理上报和专项分析,进行病毒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生态学、遗传变异等研究,为疾病监测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5、建立完善的病毒检测与参比实验室系统,对病毒进行分离检定,进行病毒病原学、免疫学、病毒结构与功能、病毒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等研究,为病毒鉴别诊断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6、促进病毒诊断、疫苗和治疗等病毒生物技术发展,为病毒病预防与控制提供新技术、新方法;
    7、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医学人才的培养。
    病毒病所现设有17个专业科室、2个专业学术杂志编辑部、7个职能机构和后勤服务中心。病毒病所还有若干世界卫生组织(WHO)参比实验室和国家研究中心和/或实验室,分别为:WHO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WHO西太区麻疹风疹参比实验室、WHO西太区脊灰参比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朊病毒检测中心、WHO西太区乙脑参比实验室、中国微生物菌毒种(医学病毒)保藏管理中心。
    现有院士4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曾毅研究员、高福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侯云德研究员、洪涛研究员),正高以上研究人员30余人,副高以上研究人员60余人;研究生导师30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7名。每年在读统招研究生80余名、联合培养研究生80余名。


【院士简介】
曾毅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61961年主要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其它肠道病毒。在国内首次应用人羊膜细胞培养病毒;参加我国首次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工作并获得成功;首次在国内建立麻疹病毒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抗体的方法并应用于麻疹疫苗效果的测定。1970年以后主要研究EpsteinBarr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和不断改进了一系列鼻咽癌早期诊断方法,近年来,他又首次发现EBNA1IgAZebraIgA抗体对鼻咽癌诊断的特异性,建立了国际上仅有的针对EB病毒EBNA1P138MA的单克隆抗体,重组成功高表达的EAP138P54质粒,证明癌细胞中有EBNA1LMP抗原,首次发现鼻咽癌病人中有EAMA/IgA的抗独特型抗体,从而使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1984年预测到艾滋病对我国的威胁,开始了对获得性免疫缺损病毒(HIV)的研究,分离了我国第一株HIV病毒,发展了一系列检测方法,包括简单易行的酶免疫法和最终确诊的蛋白印迹法,制备试剂供应全国,并在病毒所成立了全国艾滋病检测中心。


侯云德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6年任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规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90年被收入英国剑桥和美国传记研究所出版的《世界名人录》。早在50年代留苏期间因研究仙台病毒成就突出,破格越过副博士荣获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近40年来在基因工程干扰素等研究方面,成果突出,相继研究出基因工程干扰素及其他细胞因子系列产品,他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第一批投放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中a1b型干扰素系国际首创,用于防治我国常见病、多发病,随后又创造性地研制成多种其他细胞因子。该同志曾两次连任国际干扰素研究协会理事,享有较高的国际威望,他构建了最大的动物病毒-我国痘苗病毒现在却株基因文库并领导进行了全序列测定与分析,这是国内第一个完成的最大一个生命体的全基因组序列,并有多项重要发现,具有重要理论和实用价值,受到本学科领域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洪涛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会常务主任委员,《中华试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总编,太平洋科协公共卫生与医学科学委员会主席。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人类 B 组轮状病毒并进行了系统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为我国防治成人轮状病毒腹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肾病综合症出血热病毒的形态,解决了久而未决的病原学问题,并使我国的该项研究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率先进行早老性痴呆与慢病毒研究。
洪涛院士为我国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主要奠基人,尤其是在病毒形态及形态发生学方面造诣颇深,为我国电镜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50余年来,他曾先后对鹦鹉-鸟疫衣原体、沙眼衣原体、人传染性软疣病毒、疱疹病毒、白血病病毒、肝炎病毒、HIV、轮状病毒、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和朊病毒等进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在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和出血热病毒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享誉世界病毒学界。


高福院士2001-2004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任讲师、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2004-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2006年起任国际抗病毒联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Anti-Virals, ICAV)国际执委会委员;2010年起被聘为英国牛津大学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2012年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医学奖;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并获年度科技盛典—中央电视台科技创新人物获得第19届(2014年)“日经亚洲奖”(Nikkei Asia Prize);201410月当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国家基金委“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互作”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病毒跨种间传播机制”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新发病毒的溯源与分子流行病学、病毒的细胞免疫识别机制和应用、流感病毒的跨种传播机制、重要囊膜病毒的侵入机制研究方面等研究。


【专家风采】
李德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所长,病毒性出血热室主任,同时为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传染病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协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汉坦病毒委员会委员等。2006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同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
    主要从事病毒性出血热预防控制工作,进行病毒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病原学、疫苗、诊断试剂以及相关病毒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工作。


董小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副所长,朊病毒病室主任,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朊病毒病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理的研究,HPV致癌机理研究,以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应急处置、流行病学研究及检测技术的开发。《Biomed Environ Sci》、《Int J Mol Biol》杂志编委会副主编,《World J Virol》、《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编委会编委,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委员会医学病毒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国全球病毒网络(GVN)副主席、传染病标委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留学回国先进个人称号、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两次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以及一些省级奖项。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过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科技部中国-欧盟科技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等。


毕胜利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副所长,病毒性肝炎室主任。现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免疫诊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肝炎基金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副主编、编委;中国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病毒学报编委;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员会评委。 1993年获得“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称号,1996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称号,1998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同年获得“中国百名杰出青年科学家”称号。2009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
    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相关的应急和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任务,负责相关肝炎免疫预防的国际合作课题。


梁国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病毒性脑炎室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乙脑参比实验室主任(WHO-JE-RRL, China)。兼任全国传染病标准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等国内外20余个专业杂志副主编、编委及特邀审稿专家。2002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2004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81999年分别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2010年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2013年中国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事我国虫媒病毒研究工作,完成我国虫媒病毒研究领域中覆盖地域范围最广、标本数量最多、发现病毒种类最多、病毒与人畜疾病关系研究最全面、研究成果最丰富的技术平台(库),特别是首次分离到多种虫媒病毒,建立中国虫媒病毒毒株资源信息资源库和标本资源库,填补了我国虫媒病毒研究领域的空白。对虫媒传染病在我国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控制以及国际联防联控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性工作项目、家科技部重大传染病专项等项目。


舒跃龙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副所长,中国国家流感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传染病防治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病毒学杂志》副主编。主要负责建立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开展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和研究工作。曾主持国际国内科研课题二十余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多次奖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09年被授予“全国卫生应急先进个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2年入选国家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同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2014年获“中国科技盛典年度科技人物”。


武桂珍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党委书记,第二届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艾滋病--病毒性肝炎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能力建设项目责任专家组成员;卫生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评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安全与防护装备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技术委员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第三届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病原微生物卫生应急实验室网络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重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处理重大不明原因疫情及公共卫生事件数十起,亲历并直接参与了0304SARS疫情防控的组织协调处理工作。组建了我国第一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队伍,开创了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新局面。2010年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2011年获得卫生部直属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以及第三届五洲女子科技奖。


梁米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学术带头人,美国病毒学会终身会员,实验室生物安全知名专家,中国生物工程协会抗体协会专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安全和防护装备协会委员,病毒学报副总编辑等。荣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2007年中华预防医学会一等奖,2008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学术上主要从事抗病毒基因工程抗体及其抗体工程平台技术研究, 病毒性出血热病原学,疫苗和诊断学相关应用研究 ,取得举目可见的成果。


许文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所长助理,国家麻疹实验室主任、国家脊灰实验室代理主任,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麻疹参比实验室主任、脊髓灰质炎参比实验室代理主任。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委员;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免疫规划分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专家鉴定指导委员会委员。曾多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007年获中华医学会二等奖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二等奖。2008年获首届《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
主要从事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腺病毒肺炎、手足口病和肠道病毒相关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的研究;麻疹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和EV71CA16等肠道病毒相关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建立、病毒的基因变异变迁和传播规律的研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2 反对反对

228

帖子

549

学分

1万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4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00:40:00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500

帖子

606

学分

97

金币

VIP荣誉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06
板凳
发表于 2015-4-6 10:12:48 | 只看该作者
病毒学研究的好去处啊。。

228

帖子

549

学分

1万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49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16:58:08 | 只看该作者
marine0425030 发表于 2015-4-6 10:12
病毒学研究的好去处啊。。

招生名额有限,平均每个老师一年都不一定能分到一个招生名额。应该是所有在读的硕、博、MPH一起加起来才80人左右吧。

154

帖子

172

学分

7343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

积分
172
QQ
5#
发表于 2015-4-16 14:30:1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疾控中心2014年统招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http://www.chinacdc.cn/pxhy/zsxx/201309/t20130917_88228.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12-23 06:47 , Processed in 0.14407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