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已是初夏,伴着“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朋满座,各位科学家也可以将一腔热情洒向科研项目了,经过日夜的煎熬,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关,预算评审的结果全面完成,各专业机构将陆续进行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公示,小锐与科研兄弟姐妹一起开心的时刻,也及时总结了一下各位科研大咖在项目预算申报过程中的小失误,以便给以后申报项目的科研界同仁参考一下:; ?& I( ]! ~5 k6 @2 f3 T O( M7 ^
; I; A- `0 _: ^ H, I; L; y
" ]& V6 j) `% w( Z4 v, \8 s城市分割线% B, u0 S0 c! r, G* @5 P9 ~7 x
/ ]" p* k( P% G- A
1.同一项目中的不同单位采购相同设备、材料报价不同
7 R' [+ r/ C d! E& s5 O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下设项目,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下设任务(课题),在做预算的时候,一般是由各课题承担单位独自做好自已单位的预算,再由项目承担单位进行汇总申报。由于整个项目的研究任务有时需要交叉或者重复,在进行预算汇总的时候,项目下各课题承担单位有可能会采购相同的设备或材料,有时候同项目下各课题会存在报价差异很大的情况,如果不是特殊采购设备、材料,尽量不要差异过大。
d1 \- y! ?+ M, i. Y2 }) ?, R( [9 g9 Y+ i' z {, ^; r
2.承担单位预算的设备属于承担单位应具备的基础科研条件: K9 n* v; T2 l! g& [: ^
部分单位因科研性质的问题,在申请项目前具备一定的科研条件,但此次申报的团队确实需要购买一些属于单位应具备的基础科研条件或者通用设备,并未在预算申报书中予以明确,也没有详细的阐述与研究任务的相关性和必要性,这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费核减。所以,今后如果需要购买此类设备,应尽量详尽阐述。
/ o% h- a' u5 w3 E W
- U' i9 |! E! G! U! o3.购买一台设备分别在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中分摊/ l! o5 M) K8 o0 {) V* q2 t
个别单位在沟通反馈的过程才意识到一台设备用两种资金来源支持不太合理,因为中央财政资金购买的设备属于国有资产,而其他来源的资金购买的设备属于单位自有资产,如果一台设备由中央财政资金与其他来源的资金分摊,就分不清楚设备的属性问题,将来就无法说明采购的设备到底是不是国有资产。所以,在预算中如果采购同一台设备,尽量使用一种资金来源,如果确实需要同时支持,尽量写清楚支撑依据与必要性。
" r: B/ Z3 x4 n# f: E: E) R4 ^- H2 ~% M
4.在材料费预算科目中预算设备
8 }* ~& R l9 Z3 I/ K! K. u1 m2 a; l5 B7 y由于研究任务的不同,有些设备在普通概念里是设备,但是在个别特殊的研究任务中一些小型设备、甚至中型设备只是试制设备中的材料。由于在预算申报书中没有详细阐述和说明设备作为材料的依据和必要性,会造成材料费与设备费之间的不清晰问题,会给预算评审专家带来困扰与误判。建议申报单位在做预算申报时,采购设备符合固定资产入账要求的,尽量不要在材料费中预算。$ r2 X J9 t: h: G
6 |7 z# Y. v1 |
5.材料和测试化验加工无明细, w; L3 R# }0 f9 |) J. f. E
部分单位在预算申报时,仅写了材料名称、测试化验加工的大类,采购大额材料未写清楚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等,也缺少与研究任务的匹配性和实际的需求量;大额测试化验加工内容不清晰,委托方不明确,能够在本单位测试的内容,尽量不要外委,注意测试价格的公允性。, e4 j1 k) Z5 w- O# q
" H7 t, j! j- |0 j6.材料报价超出市场公允价格! \% Y) e0 }& P5 }
个别单位故意将材料预算价格超出市场公允水平,留出了部分经费核减空间,但参与预算评审的专家大部分为技术领域专家,一般会对市场上本领域内使用的材料价格相当熟悉,如果预算价格偏离市场公允水平,相关评审专家会对整个项目的预算公允性产生偏判,所以尽量要实事求是进行预算安排与测算。! j& X" s) l! ^8 N$ z- x- |) _
8 X) A% i/ L3 f0 K& [& X+ N s" |2 p
7.差旅/会议/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低于10%没有写预算安排! N( ?, H# R2 I6 a9 x7 T
这个问题是很多单位集中反映的,按照中办50号文的要求,简化预算编制科目,合并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科目,由科研人员结合科研活动实际需要编制预算并按规定统筹安排使用,其中不超过直接费用10%的,不需要提供预算测算依据。这其中的不超过10%,是指不需要提供预算测算依据,并不是不写预算内容与经费安排。4 y X; H& K1 `2 _& Q
( R0 y n2 Z% |
8.出版文献中预算论文修改等相关费用不予支持
7 J7 {' b1 k# y: {. q, L个别单位在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中预算了中文、英文修改费、润色费等相关费用,这些工作应由科研人员自已的团队成员完成。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论文发表的版面费和专利申请费等,但对于论文的修改费、润色费及专利维护费用等,中央财政资金是不予支持的。
& C9 f7 q! F# d
& p5 |; @% U/ \9 t9.外聘人员的工作内容与报酬不匹配: J# ^7 n, E% S' G
中办50号文中明确了劳务费开支范围,不设比例限制。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均可开支劳务费。项目聘用人员的劳务费开支标准,参照当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其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其社会保险补助纳入劳务费科目列支。但个别单位大量聘用临时人员从事相关研究任务,还有个别单位聘用的人员工作内容与薪酬差距过大,明显高于当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这个在预算评审时都会被关注。申报单位应尽量实事求是,按劳务内容匹配经济合理的预算安排。6 e6 D) ? f+ P& ~0 @: _
8 O6 A, z7 d0 I: }
10.所有预算科目不明确中央财政资金还是其他来源的资金安排
$ h8 z% A1 V i2 H* y有极个别单位由于没有申报项目的经验,在做预算申报书时,仅按单位和预算科目进行了经费的安排测算,但没有明确哪些由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哪些由其他来源的资金支持。这样的预算安排不明晰,也不合理,在预算初评后进行了很复杂的返工,并且在短时间内进行全面的预算区分,会造成不同程序的困难,增加了预算数据错误的概率。
5 N- C- g- q7 }各承担单位在前一段时间陆续接到预算初评信息,要求及时补充反馈材料,以上问题的总结是依据群里各位科研战友提供的信息,小锐对相关信息进了汇总、分享,仅供大家参考。在此祝愿所有科研同仁能够有一个完美的开局,也能够有一个丰硕的结尾,对科研的爱此生不渝!
4 S$ U( Z2 i5 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