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鉴定了又一抗猪瘟病毒分子,并阐明了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病毒学权威杂志《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据了解,猪瘟是危害猪群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传播快、死亡率高,给许多国家的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入须申报的OIE动物疫病名录,我国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中将其列为优先防治的一类动物疫病。猪瘟的病原是猪瘟病毒,探究其复制调控及宿主抗病毒机理,对于猪瘟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据该团队首席科学家仇华吉研究员介绍,在宿主抗病毒应答过程中,干扰素和干扰素刺激基因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本研究中,该团队李连峰博士等利用过表达细胞系结合报告猪瘟病毒,筛选到猪源2’-5’寡腺苷酸合成酶样蛋白(pOASL)等候选分子,利用过表达和下调表达试验证实pOASL具有抗猪瘟病毒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pOASL通过MDA5介导的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发挥抗猪瘟病毒活性,而不依赖于经典的OAS/RNase L通路。
图注:OASL蛋白与MDA5相互作用并增强MDA5介导的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宿主的抗病毒机理,为创新猪瘟的防治策略提供了新的靶标,同时也为黄病毒科其它成员的抗病毒研究提供了参考(文/李连峰)。
来源于http://www.hvri.ac.cn/html/news/2017-4-11/16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