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毒学在线课程

[复制链接]

2209

帖子

2853

学分

3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3:5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his Week In Virology http://www.twiv.tv/
9 }3 Y6 A- I. p/ [5 F
) X8 K6 g% C  [' o; Q0 P( G0 f2 g课程简介# N% g( ?- X3 t. g4 M
病毒学导论这门课程着重于探讨病毒在在宿主细胞中增殖,在宿主间存活和播散过程中所发生的常见生化反应,也选择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和人类病毒探讨病毒增殖周期的分子基础,并选一些细菌病毒进行讨论。" K0 v9 C4 @+ t; _
本门课程自2012年在iTunes U上开设以来,获得了80000份以上的订阅,常年位居iTunes U科普类课程榜单前十,而在Coursera上,本门课程将分为上下两部分,对本门课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先上第一部分的相关课程。& q: D- B: d  ]) E
; Z1 t0 s' a- u  e( Z5 w2 c
【授课大纲】
0 H# p4 m8 }( p' u% q3 K第1周+ Z1 Y: C' p9 r5 A& @1 d
病毒学导论;什么是病毒;病毒的前世今生0 ^, B+ b4 V  Z$ [

; J1 k+ s8 z2 K第2周
4 ?: `. N, x9 N" L病毒感染周期;病毒感染的检测;病毒及其部件的测定;一些颠覆性研究方式;一步生长周期曲线
- T' A% M/ N0 J2 m  C
, I! b2 v, m) L4 C1 V! K" J第3周
0 Z, l- O  v, i  b3 s5 h“巴尔的摩”案(美国科学界学术不端事件);DNA病毒基因组;RNA病毒基因组;病毒基因; h' W) |' f8 v. ]  L- m& c

: o* P" W2 ^- Y, L( U  i第4周& i$ t( u1 ^! z( Y* A6 g
病毒结构;病毒结构的研究工具;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包膜病毒;复合病毒: |( `& [$ }+ I' s

$ r" N3 h+ C- ]第5周
& C/ f/ s# k9 s吸附细胞;侵入细胞;酸催化融合;侵入细胞新途径;无包膜病毒侵入方式;侵入细胞核$ G+ X! n* d$ {( G, Z& I

: W2 B9 U5 T4 b0 J* @8 j第6周; N: Z% w% k, P0 O" o
病毒RNA的合成;RNA聚合;正链RNA的合成;负链RNA的合成;双链RNA基因组RNA的合成 ;DNA的合成是多样性的来源- L) |) ~; e7 G4 _+ i9 g( }

) t; d* v! M% t9 g第7周
0 }2 y+ A+ b, _% q% h! _4 ADNA的基本知识;来自SV40的教训;DNA或蛋白质引物;病毒的起源;大DNA病毒;DNA合成的调控
' x% N6 P1 y& P3 z3 A+ O  x0 {4 l" V0 O( Y0 J8 y! F2 b
第8周: `4 y9 ~9 d; d2 k
转录过程;转录起始;病毒转录的调控;加帽反应和多聚腺苷酸化;信使RNA前体的剪接+ l/ @( h, m  B; f

8 t# e( L' L  m! o第9周
3 G* i! P- s9 m: q' k* V* V3 i* U逆转录酶;逆转录病毒;逆转录过程;整合过程(病毒DNA注入细胞核);前病毒;B型肝炎病毒
# i5 c$ S% e: D  ~; O0 |! {- P) i0 J1 r5 ?, S1 H
第10周
7 i) d- L$ p& Y- G, r帽型结构依赖性蛋白翻译过程;其他解码机制;一个基因,一种蛋白?;最大化病毒基因组的编码能力;翻译的调节:eIF2alpha;病毒如何调节细胞翻译;小调控RNA
" J/ O6 P- ?( r4 H' \/ Z6 @' N$ B
2 R! U5 }- X, B! t$ ~/ i( R第11周( F0 `. V) R3 T# R; j
病毒组装原理;蛋白质输送机制;病毒子组件的合成;病毒协同装配:萌芽合成;病毒基因的包被;病毒如何被包被并分泌出去
( j4 u9 v/ f4 [0 p2 w: g, U2 T, q4 H2 z/ V: \2 q
【先修知识】2 |& G0 a3 ]! w3 T2 H8 n  \
课程专业性较强,最好上过2个学期的分子生物相关课程。
9 I& Z" a4 c9 a2 H- w) t) q! s; U! t$ v% P4 {
参考资料本课程推荐教材《病毒学原理》,第一卷:分子生物学,第二卷:发病机理与控制(作者:S.J.弗林特等,第三版,美国金属学会出版,2009年)。课上已包含全部所学内容,所以无需购买此书,但是如果你对病毒学非常感兴趣,这本书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 q/ l3 [6 \: Q希望同学们关注Racaniello教授的病毒学博客
http://www.virology.ws/
( |  k) j9 ^" m+ s: f# U/ V) C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5-5-1 17:13 , Processed in 0.07692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